不支持Flash

历次经济过热央行都有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 10:15 赢周刊

  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良好,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遏制投资过快增长,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已经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济方式转变要年年讲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源禀赋的约束使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我国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匮乏,资本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一味地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投资增长过快和生产过剩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2001年到2005年的流量累计来看,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981年~2000年20年间的累计额。第二个问题是金融市场脆弱,首先是证券市场不成熟。2005年,非金融企业及管理部门资金筹措80%来自于银行贷款,股票筹措资金仅为6%。再就是银行呆坏账及贸易不平衡造成的对外摩擦加剧。

  这些问题从宏观来讲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微观来讲是投融资体制问题。与二者紧密相连的一个中观问题是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一般认为,央行的独立性包括三个方面:即目标独立性、经济独立性和政治独立性。具体而言,央行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独立的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独立的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央行独立性与通胀之关系

  根据国外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央行的独立性与通胀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央行的独立性越大,通胀率就越低;反之,央行的独立性越小,通胀率就越高,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央行的独立性普遍得到加强,央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从央行独立性的内涵来看,我国还有较大的差距。近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不畅是不争的事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央行缺乏独立性,独立性缺乏的一个明显表现是,目前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太多,包括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这样就导致央行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掺杂部门意志

  毫不夸张地讲,我国历次投资过度引发经济过热的源头皆在于管理部门,中央和地方都有责任,就央行独立性来讲,首先,央行至少可以从货币发行上约束管理部门的投资热情。而目前情况是,央行无法控制货币政策传导的源头,货币发行受财政制约,宏调受管理部门的干扰。其次,在经济过热时,央行应根据经济态势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采取各种工具手段如利率、

准备金率等给经济降温。而目前的状况是,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中掺杂着各部门的意志,同时货币政策工具的决定权不在央行,还需得到其他有关部委的同意。这既延长了货币政策的时滞,也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力。再次,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还受到国有
商业银行
的制约。当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国有银行的利益相冲突时,国有商业银行就会以种种理由和措施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或向央行讨价还价,阻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后,央行还受各级地方的制约。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各级管理部门均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当央行货币政策与其利益冲突时,各级管理部门总会想方设法对付央行的货币政策。这一点在银根紧缩时尤为突出,地方一系列倒逼机制最终迫使央行事实上放松银根。

  当然,独立性仅是保证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之一,还需要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公开性和公信力,以获得公众对央行货币政策的支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