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资源价格改革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10:54 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刘晓午

  央行日前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会陆续上调。进入11月,随着出租车、城市供水等行业成本监审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将逐步在各类行业中推行,这无疑加快了资源产品价格调整的步伐。中国资源产品价格是否将持续上涨?在垄断企业价格调整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上涨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不宣而涨

  《中国经营报》:各位对未来的资源产品价格的走势有什么看法?

  胡少维:从供求关系来看,中国的资源价格被低估得非常多,以后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水的供求关系,中国总体来讲是缺水的,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目前工业用水的价格较低,低水价形成了大量高耗能企业,如水泥、造纸和电解铝项目等。其他如电油气等资源要素价格的低估,也推动了传统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投资增速难以放缓,GDP能耗始终居高不下,经济难以转型。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的调整在过去几年经过大规模的讨论,为何要现在推出?

  胡少维:实际上,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制约了市场配置作用的发挥。“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这意味着每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4.4%左右。不过,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0.8%。显然,目前资源消耗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单纯的宏观调控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资源价格,让价格来调节供需。

  目前调整资源价格的时机比较好。我认为,未来几年,随着这几年大规模投资产能的释放,通货紧缩的可能很大,经济向下运行的趋势比较明显。现在提前推出资源价格调整政策,可以对冲未来的通货紧缩。

  马光远:目前的价格改革和调整是推进市场经济改革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过去数年时间里,中国水电油气及土地等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低资源价格实际是鼓励粗放式的发展和浪费,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而非消费。在大规模的投资和低要素价格的促进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推动和劳动密集,缺乏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价格可以增加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提高生产效率。

  《中国经营报》:资源价格上调是大势所趋。不过,许多资源价格的调整涉及民众的生活和消费,持续的资源价格上调是否会影响普通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马光远:这是整个资源价格调整的核心问题。实际上,资源价格包括工业资源价格和公共服务品价格,工业资源价格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但多数资源产品是公共服务品,由国有垄断企业提供,它的价格调整还反映了国家、消费者和垄断企业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提价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配套措施,实现各方利益的最优化,才可能达到提价的目的;而不能单单考虑以提价来平抑市场需求,提高投资效率。因而资源价格调整不仅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而且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公共政策,必须稳健推行。

  《中国经营报》:不过,在垄断企业的价格调整过程中,一方面是垄断企业的高工资和高福利,另一方面是企业亏损。在这个背景下,调高资源产品价格总是引发争议。

  丁一凡:在调整价格之前,必须搞清调价的目的是什么。仅仅以垄断企业的亏损为由调价,这个理由是很牵强的。中国垄断企业的定位是什么?如果定位它是一个真正的国企,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那么在严格界定它的产业成本后,国家应该以补贴方式来弥补它的亏损;如果定位于以赢利为目的,那么就要考虑到放开竞争,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垄断行业,而不是简单的上调价格。

  从欧美国家发展经验来看,现在主要定位于公共服务的国企。因为自然垄断领域,必须要求规模化垄断经营,整个行业成本才会降下来;垄断就必须国家垄断,肯定比私人垄断效率高。如法国铁路部门,一直是国家垄断,国家补贴其亏损;但是英国的铁路部门,近几年私有化后,由于公司以赢利为目的,减少了安全维护成本开支,引发了一些安全事故。

  中国垄断企业的管理和工资成本是比较模糊的,加上垄断企业的高福利,垄断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处于整个社会的中上端。现在老百姓不是抵触水电油气等价格的上涨,他们反感的是,这几年价格上涨后,一些垄断企业仍然亏损,需要国家政策补贴;同时这些垄断企业的管理成本和工资收入远远高于全社会。

  垄断企业乱“甩包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经营报》:11月份,随着出租车、城市供水等行业成本监审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将逐步落实。国家发改委称将强化对垄断行业的成本监管,抓紧制订各行业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定价成本构成、审核标准和方法。这是否有利于资源价格调整步伐?

  马光远:加强对垄断企业的成本监审当然有利于推进资源价格调整。

  目前公开征求意见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由合理的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三部分构成。“期间费用”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业务招待费、取暖费、会议费和差旅费等,均可计入管理费用项目中。这个“期间费用”不透明,难以说清楚。所以上调水价的最后结果,可能是消费者和下游企业利益受损,而垄断利润再次回流到垄断利益集团内部循环。

  《中国经营报》:如何在价格调整过程中保持利益的平衡?

  胡少维:一刀切的调价不可取,我们首先要对垄断企业和服务进行分类。市场化的工业用水和用电价格应该逐步放开,形成市场价格约束;而另一方面,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价格应该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实行分类设置、级别差价的价格调整办法。比如居民生活用水,相关部门可以测算一下居民基本平均用水量。如果超出这个标准,可以推行级别调价。这样既可以防止居民压力过大,又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经营报》:如何监控垄断企业成本和价格调整呢?

  马光远:一是国家要明确哪些公共服务品领域不能市场化,必须完全国有垄断,国家必须负起“亏损”和“普遍服务”的责任来。如居民用水、电、油和气等,国家不能把公共服务简单推向市场,不能以市场配置为名,通过市场调价来甩包袱。现在的问题是垄断和市场不分,垄断利益集团在每一次价格调整过程中,获取过多的收益。

  二是要在相关行业打破垄断。对那些投资回报率高的细分产业,应该引入外界资本,增加竞争,通过市场来决定价格走势。如城市污水处理,不应由原来的企业完全垄断。

  三是加强垄断企业价格法规监控。目前《价格法》没有对垄断企业的价格听证、成本构成核算及价格调整程序作规定,法律上基本上是空白,这需要进一步完善。

  《中国经营报》:在国外,垄断企业的价格调整起到什么作用?

  丁一凡:在发达国家,水电油气等垄断行业的价格调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所以推行起来比较谨慎。概括地说,作用如下:

  一是控制物价,以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垄断企业的成本和盈亏平衡点被测算得非常清楚,国家不会因为某个企业的亏损而贸然提价,甚至引发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这个时候,国家会考虑忍受垄断企业的亏损,而保持价格稳定,同时,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帮助垄断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二是通过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来稳定全社会工资水平。一般来说,垄断行业都存在提价、工资上涨的冲动,由此形成多个垄断企业工资上涨攀比之风,推动全社会劳动力成本的抬升。因而,在西方国家,垄断企业的工资成本是比较低的,牵制住整个社会工资水平的涨幅。由于国家公共服务设施出自纳税人的钱,国家对垄断企业的经营投资和价格调整实施了严格的监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