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5:30 《财经界》

  十九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世界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进步,但付出了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较重的代价。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其目标完全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

  一、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的发展模式

  十九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世界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同时,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不断加剧的资源短缺,如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锐减;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以至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持久性有毒化学品的泛滥和积累等等相继出现。这些问题无一不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也已极大地损害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甚至对地球的命运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问题的出现,多是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型、单向流动型的物质流动模式。其结果是:资源消耗多,生产效益低,污染排放多。如此下去,有朝一日人类必将面临无米之炊及被污染物包围的困境。

  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这样的模式可以实现资源开采少,生产效率高,污染排放少的结果。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著名的三R法则。显然,循环经济的实施将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有益,对子孙后代有益。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他的著名著作《B模式2.O》中的《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一文里指出:“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西方经济模式,在工业国家已不再行得通,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搿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并且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以超常的速度发展了经济,实际上压缩了历史的进程,帮助我们看到大量贫苦人民迅速富裕起来的前景。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领先从A模式——传统的经济模式——转向B模式,帮之构建一个新的经济和一个新的世界。”这里既有对中国的肯定,更有对中国的期望,值得我们深思。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和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所追求的目标完全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目标是,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使我们能够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西方人提出了效率倍增的概念,并提出要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使资源生产率提高10倍。按照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为了要在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情况下使生态环境状况有明显的改善,我国需要的效率增加倍数至少是8-10倍,与西方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观点一致。

  这样的目标看来十分高,甚至有人认为不可能达到,但国内外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包括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园区、再制造、绿色化学、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等等,都说明上述目标不仅必须达到,而且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应是对立的矛盾体,只要方向正确、政策对头、技术先进,经济发展写环境保护是完全可以协调起来的。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即在工厂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村,以及建设循环型社会。

  第一层次,在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减轻发展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工业化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末端的废物进行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末端治理”。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工业废弃物向环境的排放量,但很少影响到核心工艺的变更。很多情况下,末端治理需要昂贵的建设投资和惊人的运行费用,末端处理过程本身要消耗资源、能源,并且也会产生二次污染,使污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转移。因此,这种措施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

  对于“末端治理”的分析批判导致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新策略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许多关于污染预防的概念如。污染预防”、“废物最小化”、“减废技术”、“源削减”、“零排放技术”、“零废物生产”和“环境友好技术”等相继问世,都可以认为是清洁生产的前身。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总结工业污染防治概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名称,并正式推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对工艺和产品不断运用综合性的预防战略,以减少其对人体和环境的风险。自此,在联合国的大力推动下,清洁生产逐渐为各国企业和政府所认可,清洁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清洁生产实践表明清洁生产可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清洁生产着眼于污染预防,全面地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和服务的成本,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降到最低。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清洁生产是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在企业管理和技术层次上,清洁生产不仅能够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目标,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加国际市场准入的可能性,减少贸易壁垒的影响。可以认为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下的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是21世纪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已经在2002年6月正式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可以预料,清洁生产的推行将会走上新阶段。

  在服务行业也应推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模式,反对铺张浪费、恣意挥霍,与工业、农业一样,要重视源头控制如零售业、旅馆酒店业、餐饮业等,都应按照上述3R原则改变其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农村。生态工业园区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工业生态园区的核心是工业企业,还包括农业部门、居民生活区、信息处理部门等,是一个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复合体。工业生态园区通过成员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必将大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流入水体的氮、磷污染,对防止耕地质量的退化也大有好处;农村废弃物多为有机废弃物,任意堆放或放置会造成难以控制的的污染,收集并加以发酵处理,不仅可获得沼气,可以补充或代替能源,还可以获得优质的有机肥料,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生产绿色食物;农村中的多种经营既是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又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广阔天地,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完全可以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连成生态链或生态圈。

  第三层次,是建设循环型社会。重视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废弃物,分类收集垃圾是一向必要的措施,实施分类收集垃圾则需要全民的自觉行动,也需要经济有效的管理系统;也需要发展新技术,如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已经提到日程上来。其回收利用技术应加快开发。

  在循环型社会中,废弃物都可以变成原料加以利用,包括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农业养殖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等等。总之,循环经济是一个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引下涌现出来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其实施途径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创造。

  显然,传统的经济模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对立,也就必然会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试想,经济发展纵然能使人民的收入增加,但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人民、为日益枯竭的资源担心,又怎能享受生活的美好?更别说我们的子孙后代将要受到的严重威胁了。

  相反,循环经济提倡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即花费一半的资源创造两倍甚至五倍的财富,同时将排放的污染物大大减少。循环经济还因为提倡将废弃物变成资源而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可以获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就业的三赢。反映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要求,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三大主体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和个人生活等诸多方面,其实施需要通过法规、政策、技术、教育等一系列的措施。在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法律和政策,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对发展计划和政策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采取经济激励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和科研开发活动,建立新的考核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支持民间团体的活动等。

  工业企业的责任是:推行环境管理制度,实施产品生态设计及生命周期分析,大力提高生态效率,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研究开发,实施工艺创新,遵守国家及地方法规,向公众定期报告企业环境行为,对社会公众负责,与社会公众合作等。

  公众的责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和生活中努力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监督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行为并提出批评建议等。

  形势要求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全社会上下行动起来之日,必将是循环经济得到蓬勃发展之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