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员为何会遭到利诱恐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 13:01 红网

  审计署武汉特派办成立20年间,特别是2001年至2005年5年间,特派办累计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各类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51件,涉案金额93亿元,涉案人员290多人。在此过程中,有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员高价利诱,利诱不成又威逼恐吓,扬言巨款买审计人员的人头。而审计人员最终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将涉嫌贪污的人员送交司法机关。

  从报道中,很容易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当前,涉及国有资产的经济犯罪现象比较严重。第二,审计成果是巨大的,处在风口浪尖的审计人员能拒绝利诱、顶住威逼恐吓开展工作,确实难能可贵。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对审计人员心生一份敬意,也更能体会审计署长李金华的话:“搞审计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使。”但是,除此之外,事实上还可以得出第三种结论来,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员的利诱恐吓正说明了审计的价值所在:发现问题,给有关部门提供办案依据,而有关部门又必然依此行动。

  为什么会有人想尽办法对

审计员利诱恐吓?是因为他们身上不干净、有问题,他们不愿意让这问题曝光。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让这些问题曝光?扬言巨款买人头者不会单单因为曝光会让自己以及本单位声誉受到影响,显然还有更切身的原因,即一旦问题曝光,轻则自己的政治前途遭遇障碍,重则锒铛入狱,政治生命彻底终结。这对被审计对象来说,后果可是严重的。也就是说,对被审计对象来说,他们害怕的不是审计,而是审计之后的责任追究。假如审计发现问题之后有关部门没有后续动作,顶多向媒体曝光一下,制造问题者不会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追究,那么,被审计对象是完全可以无视审计、根本用不着狡尽脑汁来对付审计员了。

  光有审计而无责任追究,这一苗头已经显现,并直接导致“审计风暴”沦为“审计疲劳”。不久前

审计署发布的2006年第5号审计公告就受到这样的冷遇。应该说,相对于以往的审计报告,这个审计公告呈现的问题一样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很多部委、单位更是屡犯,在近几年的审计报告中多次出名。然而,光点名曝光是没有用的,假如没有责任追究的话,不仅被审计单位无动于衷,出现屡审屡犯的现象,社会公众更是产生审计疲劳,最终使得曾经风风火火的审计风暴到了无人喝彩的地步。

  严格说,审计只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移送问题,至于出问题者能否受到追究、受到何种追究,是与审计无关的,也是审计所无能为力的。然后,正是由于没有后续的追究,反过来也使前面的审计工作失去意义。所以说,我们在为一些审计员人身安全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得为他们还有被利诱恐吓的价值而欣慰,在那些失去追究的审计领域,审计员是可以高枕无忧的。然而,如果真是这样,审计就由李金华所说的“国有资产的看门狗”真的变成了一只只会叫的狗了,到那时,人们也就真要问问它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