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要做大任重而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02:55 中华工商时报

  由全国工商联经济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近日公布(见本报昨日6、7版)。作为反映民营企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调研报告涉及的“全国民企500家”的数据一直被社会各界所重视。而从这些数据中,也可以解读出民营企业成长的轨迹。

  如果把今年公布的“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作一个对比,就能对民营企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企业500强”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对所有企业的年度规模排名。

  如果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发现很多值得重视的问题。首先,在“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349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约70%,营业收入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约85%,资产额的比例则更高,达95%。而相比之下,私营企业的数量仅87家,营业收入只占8%,资产总额所占比例更是微小,还不到2%。尽管“民企500家”户均营业收入高达近12亿元,但这只是“中国企业500强”户均营业收入的15%,资产规模更只是后者的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500家”前10名的资产总额仅相当于“中国企业500强”前10名的1%。这些无疑说明,尽管民企规模在不断成长,但与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相比,仍然是“蚂蚁对大象”。民企要做大,任重而道远。

  其次,从产业分布上看,“民营企业500家”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诸如纺织、建筑、零售等,而垄断行业以及金融保险等行业极少出现大型民营企业,重

化工等领域也只是在近年来才出现一些民企的身影。而“中国企业500强”则主要分布在资金密集型、具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的行业,比如石油、
天然气
开采与石化业以及电力、煤炭等。“中国企业500强”中的多数巨无霸来自于这些领域。显然,对于民企来说,想要进入传统的垄断行业,其前景并不乐观,至少目前是如此。

  但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民企的规模不如国企,产业分布比不上国企,但是其活力和成长性均强过国企。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最低的;在竞争性行业中,“中国企业500强”的经营效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500家”,前者销售利润率为后者

  的70%,单位员工获利能力不及后者的一半。此外,以近三年的数据做比较,“民营企业500家”营业收入总额增长率和资产总额增长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企业500强”。

  管中窥豹,“非公经济36条”颁布至今已一年半,民企的变化和遭遇同时体现了目前已经颁布的政策的有效性和有限性:推动民企的壮大,离不开这些政策;但如果要使民企达到与国企同样的高度,也许还必须出台更多更具体的政策,且真正落到实处。(9B8)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