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价依然高位运行 如何理解有关部门压力很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8:03 新浪财经
郭之纯 据报道,虽然调控措施出台不少,但全国房价依然高位运行,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国务院对这种情况并不满意。对此,建设部有关人士坦承,“现在有关部门压力很大。”(《第一财经日报》11月7日) 理所当然,国务院至今都“不满意”,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压力很大”是很应该也是很正常的。然而结合房地产调控全程的诸般情形、前因后果来看,这个“压力很大”却又是很耐琢磨的。就房价调控问题,对建设部等政策制订和执行部门来说,“压力很大”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上面的国务院要求太高;二是下面的被调控对象房地产商人等太不好对付、“头难剃”。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压力,究竟从何而来? 全面看来,目前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压力,似乎既不是由于国务院要求太高,也不是因为下面的被调控对象太难管,而是与“有关部门”对国务院调控政策的“理解”有关。直说就是:国务院之所以接连出台调控措施,之所以对当前的调控局面“不满意”,惟一目的就是让大多数人都买得起房子,能够安居乐业,以构建和谐社会。要达到这一目的,当然要使房价回归到较为正常的水平。但“有关部门”的理解,似乎与此有偏。 比如,想当年央行在《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指出,房价企等市场乱象,很多问题都是源于商品房预售制度,建议取消,改为现房销售。人们普遍认为,该提议打中了房价问题的七寸。但这一建议提出后只有短短8天,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就明确指出: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不知道是否与这一表态有关,商品房预售制度迄今仍为取消,成为一些房地产商哄抬房价、规避风险的杀手锏。 为了抑制房价,国务院接连出台“国八条”、“七部委意见”等,一时掀起不小的波澜。舆论普遍认为,藉由这些办法,已经超出多数人承受能力的过高房价当可遭到打压。然而,不等那些措施意见完全落地,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的“解读”就已经出台:“这份重要文件旨在稳定房价,并非打压房价……希望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把握好舆论导向。”———如此一句话,便为隆重出台的调控措施“定了调”,房价果真至今尚未受到打压,而且变本加厉。 为了让更多人买得起房,九部委曾经出台《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要占开发总面积的70%”。旋即,就有建设部权威人士站出来“解释”:“9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积约等于100到105平方米的建筑面积”,“70%的比例是一个地区的总量概念”……虽然在舆论压力下,这一“解释”很快便被“澄清”,但“90平方米70%比例”的要求,却因此而起争议,并耽搁了实施。 中国房地产业目前存在着严重泡沫,这已经成为相当范围的共识。但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曾经出台报告对此进行“驳斥”:“泡沫论并不成立”、“房价继续上涨不可避免”、“房价还要再涨20年”;建设部有关人士更是经常宣扬:“未来商品房价格将稳中有升、不存在崩盘可能”……还有,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曾经对我国居民2020年居住目标作出了一份预测报告,为小康住房定量出一些数字标准:人均居住面积应达35平方米、每套住宅平均面积应达120平方米。然而正如评论所指出的那样:以中国人口之众、宜居面积之少,如此住宅岂不是太奢侈了吗? 还有,建设部权威人士曾经“透露”:为扩大内需,2006年将是鼓励住宅消费年;还曾经“透露”:“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成熟……近期国家不会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在博鳌亚洲论坛“住房发展与和谐社会”分论坛上,包括建设部有关专家和房地产商在内的房地产界重量级人物,曾经“一致拒谈房价”…… 联系到这些,对国务院以房地产市场的不满意“有关部门压力很大”,真是令人浮想联翩、感喟不已。这一系列事件已经足以说明:“压力很大”,并不是因为中央的要求过高,而是因为“有关部门”理解有误,并不想真正落实国务院的调控构想。———甚至,是在替房地商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消解调控的压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