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企业家捐赠未脱离资本属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7:34 《新财经》

  从传统经济学角度考虑,企业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体,企业也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几十年前就不遗余力地宣扬“唯一责任”理论——“企业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即利用其资源从事专门增加利润的活动”。他认为慈善捐助等活动只能是股东或职员个人的事,决非企业家所应承担。企业家的慈善行为与企业经济目标的关系是相互排斥的。

  如今,一些中国的企业家也持相似观点。搜狐CEO张朝阳就认为:“(企业家)是不是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来尽自己的社会责任,比如投身慈善事业,我觉得那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一个企业家能够为经济作贡献、创造就业机会、纳税,这才是他的本分。如果不专心做这些,有了钱就去捐献,对社会来讲只是小的贡献。”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明确反对弗里德曼的“相互排斥论”。波特认为,企业

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竞争环境,而企业家的战略性慈善行为常常可以改善企业竞争环境:当今企业竞争力并非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生产率的高低。企业控制污染和浪费是在直接提高要素生产率。而企业通过捐赠改善教育与基础设施等,无疑是在以间接的方式推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国外研究表明,企业家捐赠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的逻辑基础是慈善责任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利益,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这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如今,公众期望企业能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而且这种社会期望呈增长的趋势。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实现了消费者的某种期望,使消费者对企业和企业产品更加尊敬和信赖,正像一个做好事的人会获得人们的良好印象和评价一样,企业可获得更多忠诚的顾客。

  使员工的目的更明确、更重奉献。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对员工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触动作用,有利于员工更努力地工作。毕竟在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里工作,员工的目的更明确,更讲究奉献精神。

  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有责任感、诚信的企业。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说,76%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资助过慈善事业的企业的产品。

  融洽公共关系。企业家通过捐赠,获得“更高层次”的形象属性,不仅有利于融洽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还有利于融洽企业和社会公众、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各项公关活动。在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比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融洽是很重要的,企业家的捐赠行为,容易使企业得到政府的认可,有利于减少政府干预,甚至获得较多的发展机会。

  显然,慈善行为不仅有利于社会,也能够有利于企业。在精神、道德层面上,企业家是社会的主流,企业家的捐赠,在客观上影响了社会道德规范的重塑。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家通过捐赠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长远来看对企业还是有益的,仍然是为企业家自身服务的。

  总之,不管企业家捐赠的主观动机是什么,从实际结果来看,决非满足其个人心理需要这么简单,捐赠对社会的价值符合了经济学理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