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欧国峰:产权明晰有利政令畅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 14:04 《产权市场》

  “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前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的这句话一出口,便成为传播甚广的名言。倒退20余年,这种情况根本难以想象。

  20余年间,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变化?答案是“改革”!此期间,尽管先后经历三轮争论,但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从未真正动摇,中国也由此进入市场经济国家队列。作为结果之一(某种意义上也是成果),改革带来了社会群体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也带来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歧。

  这种分歧,体现在包括土地支配权限、财税划分体制、国企监管分工等多个层面。从目前的实情来看,解决思路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来实现。但行政决策“天然”欠缺必要的稳定性,中央政府的一些决策也莫能例外,譬如出口退税原由中央独自承担,后来数额增大后让地方分担;一些国企在中央、地方之间多次划拨;资源收益分成比例的数度调整?甯?甯另从执行过程看,由于政策目标需要通过层层落实,分歧的存在,又使得地方政府产生强烈的变通动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终造成主要构建在行政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中央、地方关系,近年来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博弈色彩。

  在处理中央、地方关系时,单纯依靠行政管理权限的“收——放”,还很容易造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局面,这也为过去诸多事实所验证。

  怎样在既加强中央权威、又避免削弱地方积极性之间做出平衡?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产权理论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考。

  以土地调控为例,在土地的国有、集体所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产权思路是指明确中央对地方用地权限的管理边界。譬如,中央对地方政府行使土地产权可集中保留四项权力:其一,借鉴国企管理体制,明确区分中央直接管理的地块,和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地块;其二,为防止基本农田被无序侵占,由中央确定地方必须保留的农用地数量和比例;其三,中央通过加强监管和鼓励社会监督,以切实落实土地出让的“招牌挂”程序,最大限度制止地方政府低地价招商的冲动;其四,将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强化预算内管理制度。

  当前考虑允许省、地级市政府发行债券等迹象表明,中央正在重新审视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面对经济改革所引发的种种变化。在这样的大局下,产权思路还可延伸到其他多个层面。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产权明晰”,也是政府与社会“产权明晰”的内在要求和反映。制度化的约束,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消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问题,彼此之间形成更稳定的预期,确保政令畅通;个别仍寄望于搞“诸侯经济”、“一己之私”的地方官员在面临行政风险的同时,还将会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舆论压力。

  欧国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