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创新莫为浮云遮望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 16:07 人民网-华东新闻

  ●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与动力有关,也与浮躁情绪有关

  ●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但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走出眼下的一些“创新幻象”,才能更坚定地走好自主创新之路

  排名总是能吸引眼球。

  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个不算排名的排名——根据40座代表性城市中的1600多家企业对所在地区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推出得分最高的前10座城市。这个信息引发各种解读,不过,其中披露的一个其实大存深意的现象,似乎被淹没于排名的口水仗中。

  “目前中国企业研发经费主要用于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完善,仅13用于属于创新范畴的新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尽管这话有些欲说还休的意味,但在笔者看来,它远比那些眼花缭乱的排名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创新的真实现状。

  从这次调查看,作为自主创新主力军的企业,普遍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创新环境给予认同。其实,稍早时候,南京市统计局也曾发布过

长三角经济总量前6位的城市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其中一个数字很令长三角自豪: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南京6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量占全国的20.2%。

  说“长三角是一个创新指数很高的地区”,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但是,它的创新能力真的很高了吗?还是南京统计局的调查:6市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都未超过1%——要知道,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5%—4%。

  那些创新环境并不好的地区情况,可想而知。

  如果联系起国家统计局公告提到的那个“13用于属于创新范畴的新产品开发和基础研究”,恐怕就得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使是仅有的13,其实也是不到企业1%的研发经费里的“13”。何况,还有相当的项目,是为了赶“创新”潮流,把原先的技术改进换了个名头而已。

  把这些浮云抹去,我们面临的其实是这样一个现状:企业并没有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所谓的“企业创新”,整体水平还停留在较低层次。

  是我们对创新不够重视吗?看看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那些“创新型城市”吧,足有100多个,能说不重视吗?

  实际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欠缺,与这种“重视”无关,却与自主创新动力的苍白有关,也与当下呈现出的某种浮躁情绪有关。

  国内企业界曾流行一句话,“不搞技术革新就等死,但搞技术革新就找死”。话有些消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的企业创新风险:首先,企业整体还处于机会时代而不是危机时代,很多企业还有足够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机会,非规范竞争的空间也相当大;其次,企业似乎更愿意赚快钱,而不是通过创新获取长久收益。这导致了企业创新投入的不足,即使投入,也是多模仿创新而少原始创新。另一方面,一些“大跃进”式的创新、不计成本的过度创新,乃至“假创新”,也在冒头。

  莫为浮云遮望眼。我们也许有必要重新认识自主创新:意识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但创新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从眼下的一些“创新幻象”中走出,才能更坚定地走好自主创新之路。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