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传的大多数故事一样,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内地出口总量中有60%是外资公司贡献的,也就是说,公司的拥有者全部或者部分是外方投资者。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根本就很少涉足中国内地“直接”的进出口生产活动,在出口企业中的外方投资者的利润占整个贸易盈余的比重可以忽略不计。简而言之,中国的贸易盈余就是真实的盈余。这是为什么呢?
跨国公司的真实面目
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其出口有60%来自外资公司,但是到底有多大的比例是来自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呢?
事实上,我们发现,这一比例低得令人可笑。在以出口金额大小为顺序列出的200个最大出口公司中,前50名的出口商中仅有4家——摩托罗拉、英特尔、戴尔和伟创力(Flextronics,全球最大专业电子代工厂)是美国公司,它们占前50名出口商的份额为9%。如果我们将范围扩大到欧洲和日本的公司,这也仅仅加上3家公司,即诺基亚、夏普和东芝,这7家也仅占前50名出口总额的14%。事实上,当我们扩展到前200家出口大户的时候,最乐观的估计结果也就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占中国出口总额仅仅是11%。
那么,另外50%是哪里来的?前十名的公司名称里暗含了一个线索。它们是鸿富锦、达丰(上海)电脑、摩托罗拉(中国)、名硕电脑(苏州)、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英顺达科技、诺基亚(中国)、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长城国际(深圳)等十家公司,这些公司中只有很少几家公司为大家所熟知。前50家或者前200家公司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外资公司,但是大多数属于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或者韩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公司来自那些经济体——十年或者二十年前还在生产和出口今天中国出口的纺织品、玩具、运动商品、机械和电子产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绝大多数G3(美、日、欧)的跨国公司已经放弃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利润很长时间了。
欧美跨国公司占出口比重很小
然而,欧美跨国公司中的绝大多数的确在中国已经活跃很久了。单独从美国来看,财富500强的公司,比如通用电气、福特、花旗、美国友邦、IBM、宝洁、美林、辉瑞制药、可口可乐等公司均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和业务。
但是,这些公司几乎都没有大量的出口性全球采购业务,至少不是在中国内地进出口中体现。更准确一点儿说,这些公司最终将商品和服务出售给中国消费者。正如从图中所看到的那样,进入中国的FDI的总额中只有17%进入了两个最大的出口行业,也就是纺织和电子。我们估计,外资投资总额中,也许只有四分之一是以出口为目标的。剩余的四分之三是专注于中国国内需求的,比如汽车、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零售、公共饮食业、房地产、采矿、能源等等。
换句话说,这就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跨国公司所处的位置。除了很少几个例外,它们并没有生产以“卖回”本国市场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公司占据了更多的份额。换句话说,这些出口导向型的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快速成长的中国内地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最后的问题是:根据以上这些分析,应该怎样看待沃尔玛呢?它独自占据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将近200亿美元的价值总额,我们还听说,这个数据始终被用来支持那些认为美国和其他跨国公司应该为中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负责”的观点。但是,重要的是沃尔玛并不是在中国的超大型生产商。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购买者,这意味着它从中国内地市场购买并不昂贵的商品,然后将这些商品以高价卖给美国市场的消费者。这生成了沃尔玛的收入和利润——然而,沃尔玛的收入和利润并没有进入到中国商务部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中,在讨论是谁生产了中国巨额贸易盈余的时候,购买者的身份是不应该被纳入其中的。(陈程 编译)
(本文作者为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背景资料:2006年前9个月中国内地的贸易顺差高达1098.51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外资公司被认为是中国内地大量出口的制造者。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