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环保之难在于部门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 10:15 经济观察报

  环保之难在于部门之争

  ——专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司长王之佳

  本报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他曾是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的官员,现供职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他说他的工作是“为联合国服务,而不是为中国服务”。他成功地促成了北京市奥组委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项目,以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环保合作等项目。

  作为中国人,王之佳给中国环保的建议是,“一步一步地去做,而不是去分析那些枯燥的数据。”10月19日,北京,在联合国主办的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GPA)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期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副司长王之佳先生,就中国环保及国际间合作等问题接受了本报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经济观察报:作为中国前环保官员,现联合国环保官员,您如何评价中国的环保状况?

  王之佳:目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考验,中国的环保压力十分大,北京的沙尘暴联合国都知道。这几年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资金投入很大,也取得了成绩,但环保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经济观察报:那您认为中国环保当前最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王之佳:重要的是做,一步一步地去做,而不是去分析那些枯燥的数据。有钱是先盖花园,还是盖污水处理厂呢?

  经济观察报:您在联合国从事环保工作,跟在国内环保部门有何不同?

  王之佳:由于教育和文化背景不同,这种差异很大。比如,在国家环保总局任司长时,具体事务性工作做得很少,而在这里几乎每件事都要自己做或过问。同时,这里提倡张扬自己的个性,同事间流传着“谦虚在办公室不是美德”的说法。作为中国人,在这里也很受尊敬。

  经济观察报:作为中国人,您是否会有私心,在联合国的工作中为中国多做些事?

  王之佳:进来联合国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告知,我们不是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而是为联合国工作的。我的工作职责是为联合国服务,而不是为中国服务。但毕竟有情感在里面,这几年也为中国环保做了些事。

  比如,2003年7月,促成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设立办事机构。2004年,写信给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先生,促成了北京市奥组委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项目等等。

  还有,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中国好利来公司负责人、青年摄影家罗红有关沙漠环保方面的摄影作品在环境规划署内罗毕总部展出,这是我和中国使馆有关人员努力的结果。这个事情也成就了日后中国第一人向联合国机构捐款的历史,罗红10月20日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经济观察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什么把这次会议选在北京开?

  王之佳:中国目前已经被世界瞩目,这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首先是因为中国环保总局发出了邀请,同时环境规划署看到了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政治最稳定的国家,有很多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会议效果不错。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务委员华建敏先生、中国环保总局主要官员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有三项主要成果:一是成员国形成了共识,认为将GPA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争取财政支持,加强伙伴合作关系对保护海洋环境极端重要;二是讨论了2007年到2011年GPA执行指南和工作计划,对各成员国都有指导意义;三是发表了《北京宣言》,成员国要按照宣言的要求行事。

  四年前,第一次GPA政府间审查会议召开时,只有几个国际制定了GPA国家行动计划,这次已经有60多个国家了,说明GPA理念已经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

  经济观察报:会议很重要的内容是要把GPA纳入到各国的国家规划中去,您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王之佳:由于环保涉及部门众多,而各部门又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很难形成统一的行动和意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划的实施,这是环保工作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当前,各国的部门之间都应该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每个部门都有责任。当然这种状况在改变,这次可喜地看到中国环保总局和建设部等几个部门组成了一个协调小组,这是一个进步。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