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经济能够软着陆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拉动经济软着陆的不是央行的加息提高储备,或者是公开市场操作,而是行政手段对于银行信贷的控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叫做定向票据发行

  陶冬

  对于全球经济,我个人看法是会出现短暂下调,但基本维持“软着陆”的局面,中国经济也是如此。国际商品价格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回落,但基本处于强势。行政主导下的“软着陆”

  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我最关心的一个数据是新增贷款数量。中国7月份新增贷款为人民币1700亿元,其数字是6月份的一半还要少。8月份的新增贷款数额是1800亿元,政府基本上遏制住了银行新增贷款激增的局面。在今年上半年,月度新增贷款是3430亿,而七八月份的新增贷款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这是中国经济真正软着陆的原因。

  拉动经济软着陆的不是央行的加息提高储备,或者是公开市场操作,而是行政手段对于银行信贷的控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叫做定向票据发行。根据银行在上半年贷款的违规程度,央行要求过度扩张的银行大量地认购票据,而且认购的价格要远高于市场价格。在5月份央行发行1000亿元票据时,点名认购2800亿元,远远超过它的贷款市场份额。一个月后,央行又来开门,价格还是比在市场上购买贵得多。这对于定向抽干流动性极其有效。

  如此一来,中国的信贷、投资、工业生产出现了连续的下滑,同时,从8月开始,

房地产的交易量出现了回落。地方政府在下半年换届的关键时期,投资项目一定放缓,同时美国经济出现放缓,中国的出口也会出现下降。我们认为,到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长会由第二季度的11.3%,回落到10%甚至更低;工业增长会从第二季度的18.1%,回落到15%甚至更低;投资增长可能从今年第二季度的31%,回落到19%甚至更低;
中国经济
已经进入了一个软着陆时期。

  那么,政策会怎样走势呢?我们认为,这一轮的政府调控,在手段采用上,与1995年的调控和2004年的调控,都有着本质的差别。因为今天不存在太严重的通货膨胀,两年前困扰中国经济的瓶颈现象,煤电油运问题并没有大幅度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调控上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当经济信贷投资速度出现明显回落并且稳定时,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年底以前会告一段落,政策的力度会像去年最后三个月一样,逐步地放开,最终的结果是2007年再出现一次反弹。商品市场需求仍处于强势

  为什么我觉得房地产还看好?中国经济今天一个重大特点,是流动性太多,老百姓手里的钱太多。储蓄利率是2.5%,刨去通货膨胀,刨去20%的税,放在银行里的钱,拿到的实际利率是“0”。这就决定银行里面的14万亿元钱在缓慢但是不停地流向其他资产,包括楼市和股市。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见到了初步成效,老百姓对于买房愿意等待一下,但住房投资的回报在多数城市是4%~6%,而放在银行里面几乎不赚钱。我相信房地产的调整不过是今后几个月的事情,当人们在心理上对税收方面的政策开始有所缓解时,积聚在内部的大量热钱会重新回到房地产市场。

  下面我想谈几个中国基建方面的问题,我认为这对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至关重要。中国在今后5年最大的投资在哪里?我认为首先是轨道和铁路。这里面包括两块,一块是铁路,另外一块是地下和地上交通,其中最主要的是地铁。上海今天有5条地铁线,2010年的时候上海会有17条地铁线。北京今年有两条地铁线,2010年的时候会有5条。天津、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大城市,人口超过300万的都在建地铁。相信所有在上海或者其他城市里的公民,都会对交通堵塞颇有微词,这不是政府在建路上面没花钱,而是中国车辆的扩充太快,北京一天会在路上增加400辆车子。解决地上交通堵塞的唯一办法,是拓展地下空间。中国在铁路、路轨、轨道建设上的投资,今后5年是2万亿元,相当于世界其他地方过去20年在铁路建设的总投资。

  第二是发电建设,发电能力出现倍增的局面。尽管我们每年以加一个英国发电能力的速度,在扩张我们的发电能力,但我们的输电能力跟不上。在今后6年,中国在输电上面的投资将达人民币8000亿元,而这个输电中间最大的购买,是电网中间的核心产品——铜和铝。

  第三是核电站,中国今天有3个核电站,2015年的时候有可能达到32个,而且中国是世界上少数掌握下一代核技术的国家之一,如果这一轮核技术能够达到政府所提的要求,也就是说更安全、更经济、规模更小,如果地方政府开始有能力建核电站的时候,我相信中国的核电数目绝对不止于32个,最大的受益者是核电站的原材料供应商。

  第四是石油。中国对于石油2004年冲击式的需求已经结束,2005年开始由于电站的建设,

柴油发电急剧下降,煤发电急剧上升。今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于石油的需求大概在8%~9%之间,远低于2004年的25%。更重要的一点是,石油最紧缺的供应已经过去了,我们曾经出现过石油在最低的时候只有2%的剩余产能,而我们现在回到了7%到8%。但真正耐人寻味的是大宗商品的价格,随着美国经济的下滑,中国经济的下滑,世界会对于需求感到一种恐慌,由此拉动价格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铜的供应会在相当程度上维持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至少在今后两年,镍的供应、锌的供应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和目前的石油生产量和产能是不一致的。

  再回过头看一看市场,在中美的需求同时出现软着陆后,当市场在第四季度确认到这一点时,我认为需求不会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因为在很多商品中,供应还存在瓶颈现象。短期真正影响市场变化的是流动性和风险意识。对于商品市场最大的这一轮牛市概念依然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有太多的钱,追逐不够多的、增长不够快的可投资商品。工业生产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基础面的因素,我们不认为它是一个急剧的衰退性的下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