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毕舸:油价实时定价仍然无法摆脱脱轨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 09:01 每日经济新闻

  毕舸

  随着国内要求下调油价的呼声日益高涨,发改委准备重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发改委近日与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以及上海石油交易所、地方发改委等相关单位齐聚成都闭门密议,据称,油价新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国内成品油价仍参照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油价的加权平均值,但不再以成品油价为参照,而以原油价格作参照。这将改变目前国内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的现象,由“滞后定价”过渡到“实时定价”。这是国际油价大跌的背景下,对于中国油品定价机制的一个市场化促动。

  问题在于,按供需随行就市才是实现实时定价,产成品出笼的时间先后并非价格滞后的理由。并且,如网友质问,目前国内进口原油只占消耗的40%,全部按照按进口原油计算成本并不合理,更主要的是,如何按照不同品质的产品进行公正的定价?虽然各方意识到了油品行政定价机制的不合理,也在努力解决,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彻底按市场机制而行,而不为强势集团所左右,仍是一大难题。

  外界将批评锋芒对准了“就涨不就跌”的价格调控,恐怕发改委也是有苦说不出。在国际上,在欧美主导的石油定价体系中,中国始终属于一个被动接受者,议价能力尚未达到能够维护自身利益的程度;在国内,几大石油巨头具有强烈的垄断特性,往往呈现出对市场变化的迟钝感以及对涨价的迫不及待。

  在“保护国有资产”似是而非的认知思维惯性下,发改委又不自觉地充当了行政保护角色,不断以政策性涨价来满足石油巨头们的饕餮之胃。这种两端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对应模式,让国内油价呈现与市场脱轨的僵化状态,饱受市场人士非议在所难免。此次发改委为摆脱被动局面,再次延续以往的、与几大石油巨头及关联利益部门的“密谋”路线。几乎可以认定,我们仍然无法挣脱“与市场脱轨的油价体系”。

  市场经济的最大功能是通过充分竞争、资本自由流动,来完成资源优化配置。此两大要素在目前的国内石油市场是缺失的,出于国家

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考虑,目前也不可能让外资大规模进入国内石油体系,资本充分流动也就基本不存在。两大石油巨头强大的表象背后,掩盖不住其盈利模式的贫弱———完全依赖于价格上涨来填补市场
竞争力
的不足。最庞大的资源掌握在两个还留存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企业手中,资源配置就容易错位,甚至出现反市场行为———以往出现两大巨头在国际原油市场“买涨不买跌”的怪事,就充分说明了无视市场游戏规则者,终究会被市场所嘲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