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谁解节能医生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 01: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由原先的节能技术服务、节能监测,到现在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检测、清洁生产指导、浪费能源处罚等多项职能,节能监测中心(站)被称为“节能医生”。

  “我们听到了节能春天的脚步声。”自《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于7月1日正式施行后,省节能监测中心主任赵亚如说。

  今年9月,河北省112家企业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5部门组织的“千家企业节能活动”,省政府还与200多家重点能耗企业签订节能协议,力求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节能增效,“节能医生”作用不小。近三年来,省节能监测中心对500余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工业锅炉1000余台,工业窑炉300余台等,创造了年均上亿元节能效益。

  但由于种种原因,河北“节能医生”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

  经费短缺,“节能医生”出诊难

  赵亚如说,“尽管《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了‘监测所需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但我们现在还没有钱。”

  据了解,其他省市节能中心从不同渠道解决执法经费(不含人头费和日常办公费),上海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浙江省经贸节能专项资金列支250万元;其他省市的监测经费都列入财政,在200万元以上。

  国家发改委把加强节能监测中心的能力建设列为“节能十大重点工程”,每年给中西部省份拨付250多万元,河北省不在此列。

  目前河北省11个设区市检测中心(站)一半在吃财政饭,一半是自收自支,办公经费紧巴巴的,特别是7月1日以后不能再收监测费了,执法和监测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去远一点的地方,监测员通常是深夜出发,白天干活,晚上返回,为的是节省两晚的住宿费。9月中旬,监测员去唐山市有关企业,工作太晚回不来,只好睡在市监测站的办公室。

  赵亚如说,我们像挤牙膏一样抠办公费用,经费短缺但活得干,还要干好。现在执法和监测所花的钱是以前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所得,家底不实,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执法无据,“节能处方”难开

  在我国,节能监测的工作目前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节能标准跟不上形势,执法依据不完善,行政处罚权力有限,无法形成对被监测企业的强大压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前15天将监测通知当面送至被监测单位相关负责人。即便如此,不能按计划进行监测的单位不在少数。”对工作中遭受的种种冷遇,石家庄市节能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习以为常。

  由于执法依据不足,在石家庄,能采纳市节能监测站的“处方”并进行有效整改的单位不到被监测总数的40%;近几年省节能监测中心对有问题的企业基本上开不出整改通知书。

  赵亚如建议,将全省GDP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设区市、省直,并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据了解,国家节约能源法正在修订,全省各部门正在落实《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省节能监测中心也将更名为节能监察中心,它将能够对违规单位、官员进行处罚、处分。或许,“节能医生”的春天将很快到来。本报记者 李增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