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社评:知不足而后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 02:15 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迟明霞10日北京报道

  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正在沈阳举行,这是继第十二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中国举办之后的又一次同类会议。在不到5年时间内连续在中国召开这样的会议,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不仅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的先生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感到惊奇,就是刚刚来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这不完全是恭维,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已经展示出来的发展速度、发展后劲,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之无可争辩地成为经济大国。

  然而,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所说,中国是经济大国,但仍非经济强国。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清醒而又冷静的自我判断。这一判断有助于让我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困难,使我们抓住机遇,更快发展。

  

中国经济不够强,首先表现在一些“硬指标”方面。比如,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人均创造的价值不多,人均拥有的资源和财富都非常有限。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仍然很低,技术装备水平也很低,所生产的产品虽然数量多,但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并不高。与此同时,我们还为大量生产付出了能源和环境的代价。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我们缺少足够的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以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授予量来说,我们手中的发明专利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IBM一家公司一年获得的专利数量,就超过了我们上海市的专利量。这样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是十分明显的,它成为我们国家的“软肋”,使我们的经济无法称强。

  其次,我们的“软实力”仍然不强。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步晚,在国际经

  济体系中是后来者,是游戏的参与者却还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而备受限制,吃亏不小。一个最突出的事例是,尽管中国的钢铁、铜、铝等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但在

铁矿石、铜粉等原料的定价方面,我们却难有主动权。另一方面,在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而来的世界多元文化融合过程中,中华文化还远远称不上强势文化,影响还十分有限。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
传统文化
中的一些观念,如“知其雄,守其雌”,“不为天下先”,等等,或许束缚了我们做大做强、力争上游的手脚。此外,在管理、法治,人力资源素质,公民道德文明修养,社会文化文明程度等方面的欠缺,同样拉了后腿,影响了国家的强大。

  承认暂时仍非强国,实际上是锁定了强国目标。如今,我们已经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形成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指引下,通过亿万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实现强国之梦。(11B8)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