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挽救大学的商业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09:59 《新青年·权衡》杂志

  利用公立大学资源,结合企业实际,通过“虚拟大学”来为在公立大学就读的学生创造一个可能的就业出路,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 李英强 本刊编辑

  为 什么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如果把大学比作工厂,学生比作产品的话,这说明大部分的工厂生产的产品都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工厂是要倒闭的。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不仅没有见到大学倒闭,反而越办越红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收入越来越高。

  如果深入到这个行业内部去看,我们不难看到,这个行业人浮于事,从业人员中有能力的都在挣外快,赚得盆满钵满,没能力的也多在敷衍塞责;生产方式多年一贯,少有更新;产品缺乏个性,同质化严重,质量普遍不高。然而政府补贴年年不断,年年增加。

  这不是一个垄断的国有行业的情形吗?是的,如今的教育领域正类似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

垄断行业。大学教育的种种弊端大多肇源于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机会也蕴含其中。

  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部门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直接控制和干预。包括对产业的准入、企业的产业方向、产品设计、企业的产量、质量标准等等。这些干预和控制在高等教育中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对应: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办学资格、院系设置、专业设置、教材、招生方式、招生人数、考试标准、教师资格等都有相应的规定。

  对办学资格的严格管制阻碍了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教育领域,虽然这一障碍实际上通过企业的“政府公关”可以部分克服,但是由于成本高昂,进入规模尚不足以对公立大学的垄断地位形成威胁。

  大学招生采取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人数由主管部门统一规划,这相当于控制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同时对生产数量进行规定;审批制下的院系、专业设置,相当于对生产流程、工序的控制;统一的教材,对应于指定的生产工具;而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则是对生产人员选用的控制;统一规定的考试标准,对应于产品质量的考核;教育部统一的毕业文凭,则连贴在产品上的标签都是统一制作的。由此不难看出,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是一整套计划经济制度,公立大学作为“人才工厂”只是计划控制下的生产车间而已。

  经济领域对企业的计划控制和全面干预的结果,相信走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都不会陌生。如今类似的结果正在高等教育领域呈现: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普遍偏低,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大学生供过于求,其薪酬价格也每况愈下;另一方面,企业所急需的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却依然紧缺。计划控制下的资源配置必然是扭曲的,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这种扭曲仅仅依靠计划内的调整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矫正。

  政府对教育领域的全面管制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普遍的腐败。高校腐败是全方位的:除各实权部门贪污挪用各种经费以外,招生人员索贿受贿,后勤部门采购设备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高校已经成了腐败的重灾区。仅仅招生腐败方面,每个从后面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都要花费数万元,每年高校招生都要培养不少百万富翁。

  计划经济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错误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计划体制在人才生产领域中的错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才是现代经济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种要素,人是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的。对于那些没有生命的物质的创造,用计划经济尚且不能够有效的去操控、把握和推动,在人才的“生产”中更是不可能的。高等教育体制亟需打破计划体制,走向市场化和民间化。

  独立学院的兴盛与民办大学的凋零

  大学的市场化实际上早就开始了,只是进展比较缓慢。与经济领域相类似,市场化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方面是公立大学—“国有企业”的转型,一方面是民办大学—“民营企业”的兴起。

  大学市场化比国企转型更为复杂,因为大学的资产有很大一部分是无形资产,难以界定产权。也正因如此,公立大学在市场化转型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很多历史上著名的高校不爱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品牌,通过收高价学生、举办各种所谓培训班滥发文凭等形式大赚其钱,然而实则是在透支大学的无形资产。

  公立大学在市场化转型方面比较成功的是设立独立学院。自1998年以来,各公立大学通过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建立独立学院。借用现有公立大学的品牌,利用公立大学已有的教学资源,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到2005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95所,在校生107.46万人。很多企业投资独立学院获得极大成功,投入资本并不高,但是滚动发展速度非常快,资本回报率很高。

  独立学院的兴盛却加速了民办大学的凋零。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民办高校试点11年的学历文凭考试宣告结束。全国民办高校除了252所国家承认学历的之外,其余1000多所大多数都沦为大专文凭自学考试的培训机构。经过几年的“规范和整顿”,幸存下来的民办高校被纳入到统一招生、统一专业设置、统一文凭的轨道中来,不能与公立大学有效竞争,只是作了公立大学的“有益补充”。民办大学自2003年以来生源日趋枯竭,表面看起来是受到独立学院的挤压,根本原因还是受到了比公立大学更为严格的管制,只能依附在现有公立体制而生存,不能顺应市场形势自主创新,从而发挥自身优势来与公立大学相抗衡。

  除独立学院之外,还有少数公立高校转制成为民办大学。如浙江万里学院是由公立的浙江农业技术师范学院转制而来,还有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等高校都是由公立转为民办。

  总体看来,公立大学转制影响很小,民办大学发展缓慢,在各种市场化路径中,只有独立学院发展得比较快。然而独立学院是当前教育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其发展靠的是多年财政投资积累起来的公立大学品牌和特殊优惠政策。有些独立学院号称民办,实际上使用的大部分是公立大学母体的资源,甚至只是打着公立大学的旗号卖文凭。

  至此,我们发现,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实际上只是在浅层次开展,对其计划体制不形成实质性触动,不足以解决目前的公立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也就解决不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企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短缺问题。

  建立“虚拟大学”,一个全新的商业设想

  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充其量都是在增量的问题做文章,对存量问题不构成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他们只是给上不了公立大学的学生一个差强人意的选择,对于目前占到全部大学生总数90%的公立大学生—客观地讲,这些学生的平均基本素质要高于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依然是在计划体制下被生产成一个个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如何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寻求解决学生和企业双方面问题的方案?如何让公立大学的毕业生能够成为企业所青睐的既有综合素质又有专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企业家在开拓市场。目前的主要形式是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据统计,2005年底全国仅民办培训机构就有29048所。据估计,仅仅IT培训一项,2006年市场规模就可能超过60亿。在校大学生已成为培训机构的主要生源之一,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在毕业前拿下数个“证”: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秘书证、导游证、营销证,注册会计师证、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心理咨询师证等也颇受欢迎。

  一证在手,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增加了找工作的筹码;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能有更多的认识。因为人才的评估非常难,各种证书实际上起到的是一个信号的作用,能部分降低企业遴选人才的成本。凡是帮助人们节约成本的,都能在所节约的成本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报酬,这正是培训业获得大成功的原因。

  然而,公立大学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依然存在。企业需要的不只是具有某方面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指望计划体制下的公立大学在短期内完成市场化转型是不可能的,而每年从这些大学毕业的学生数以百万计。他们只有到社会上经过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练和学习之后,才能够成为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人才。企业需要为此支付大量的培训成本,也需要承担雇佣了一个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人的风险,再加上此前为了挑选可能会比较合格的毕业生所付出的遴选成本,企业要在当前的毕业生市场上选择一个员工,所付出的成本是很高的。这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生的实质原因。

  为了解决大学生找工作难和企业找人才难的双重困境,笔者提出一种利用公立大学资源,建立“虚拟大学”的设想。这个设想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要在深入了解、研究某个行业(甚至可以是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的某一方面—比如,化工行业的市场营销—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之后,相应开发出一套专门对应这个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在公立大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学到的,另一部分是从具体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虚拟大学”的专业和相关的课程就是这样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出来的,这些课程的一部分可以分成若干门课程,让学生在相关大学的相关专业中去自己选修,另外一部分则可以邀请行业内有资深经验的人士来为之讲解—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课程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操作,在“实习”等环节中直接学习的。

  这个“虚拟大学”的毕业证实际上等于通往相关行业职场的通行证,原因很简单,“办学者”必须对大学和行业两方面都有相当透彻的研究,能够根据行业或者企业的需要“订单式”地生产人才。

  这个方案的实施成本非常低,只要对行业有较深了解并有一定人脉关系即可启动。并且可以有若干升级版本,试举两例:

  第一,师资方面,意欲长期投资于此的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些努力:一方面可以从各个公立大学中寻找某门课程最为权威的教授来授课;另一方面,可以从行业中寻找最为专业的培训人员来做专业的培训,并把发展相当数量的合作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意向单位;

  第二,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上述课程拍摄成视频内容,从事网络远程教学,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大学。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它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覆盖到非常广的人群,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可以相信,在每年几百万毕业生为工作血拼的人力资源市场上,激活公立大学资源、成立虚拟大学的设想在不久就会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也许,还有一些人会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谁会为这些在计划体制下“生产”出来的人才支付“深加工”的成本呢?

  事实上,大学生们是舍得为自己的前程投资的。因为从“虚拟大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很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报酬,这是一份非常值得付出的投资。在“虚拟大学”未有之前,大学生们已经在为自己的职业出路投下不菲的费用。据估计,每个大学生花在考证上的费用就在2000元左右。

  如此看来,每个学生为“虚拟大学”投入4000元的学费并不算太高。据统计今年6月初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就超过200万,如果其中20%接受“虚拟大学”教育,则可以带来一个16亿元的市场。这是一个相当保守的估计,稍微乐观估计一点,这个市场的规模会是超过百亿元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其等待高教体制改革矫正扭曲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如现在动手,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热化之前抢占有利地位,既可以获得合理回报,又可以造福于千万在沉重就业压力下茫然不知所措的大学生。

  (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盛洪先生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一文,谨致谢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