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学生“不合格”的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 09:56 《新青年·权衡》杂志

  要解决就业困局,必须针对大学教育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除了尽快解除教育扭曲之外,恐怕别无良策了

  □ 李华芳 聂日明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天热,大学生就业市场那是热上加热,毕业等于失

  业的口号透露出这种竞争的激烈和无奈。除去学校制造的虚假就业率,实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恐怕要打折扣。中国的高等教育近几年突飞猛进,一跃成为教育大国,但市场上的大学生劳动力过剩却也是事实。原来的大学扩招是国家为拖延新生劳动力与下岗工人竞争,而现在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形势又严峻起来。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并不能完全吸纳这些大学生劳动力。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50.19%的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学生工作无着落,这一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那么是不是中国过度教育了呢?导致市场上大学生劳动力过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人事部的统计数据,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13万人,而同期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这意味着91.2%的毕业生将走向工作岗位,而其中2006年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名,那么剩下的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将处于待业状态。从这一数据上似乎可以得出过度教育的结论,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尽管

中国经济增长很快,但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的增长速度远不及毕业生增长速度,所以用扩招延迟就业的措施并没有起到作用。借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吸纳这些大学生劳动力的期望也落空了。原因何在?常理上,由于教育的正外部性,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会提高,并且在适应工作岗位时比一般劳动力所用的时间要短,因此大学生劳动力应该较为抢手,也应该能找到工作。但高校毕业生和企业需求之间并不匹配。想就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的有些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缘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和就业市场有结构性的差异,中国大陆高校培养人才异于香港的就业导向模式,重知识而轻技能,这种情况使得毕业生们不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而现在的企业则希望招聘的员工可以马上熟悉工作,而不愿意耗时耗力地培养员工,增加企业的成本。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企业还需要花费成本去考核学生的质量。这听起来怪,但却反映了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出了问题。原本考核学生这件事,是学校份内的事,因为如果持有某一学校文凭的学生质量差,那么就会累及学校的声誉,这样学校就无法吸引优秀生源,就会导致学校最终落败。但关键的问题是,目前的文凭贬职现象严重,所以企业无法直接凭借文凭来甄别学生劳动力的素质,这也是造成初次签约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就转变为,为什么学校无法交出高质量的学生,或者说为什么种种防止学生质量变差的机制都失灵了?如果有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以培养的学生素质为评价标准,各高校即便是戴着脚镣跳舞,学生素质原本也不会太差。周其仁在《考核学生质量的困难》和《教育专家系统的可靠性》两篇文章中,详细说明了为什么当前大陆的学生质量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归老师考核,但教师考核学生可能出错,例如好好先生的老师可能会给学生高分,但不利于区别学生的能力。所以老师的质量先要过关。但问题在于目前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核,尤其是研究上的压力,具体表现在每年要在所谓的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或者要挣得多少项目经费,使教师之“教”消失殆尽,教师普遍轻教学的情况下,如何能保证了解学生?由于科研和项目为重,教学为轻,师生比率也急剧上升。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到2005年止,专任教师不足80万,而同期高等教育在校生约计2300万,师生比近1:30,远远超过了美国1∶14.2和国际经合组织国家1∶14.4水平,其中像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师生比就更为惊人,甚至超过1:80。班级规模也因此迅速膨胀,一两百人上大课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质量可见一斑。

  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承担起责任,负责交出好学生。但事实上,校长本身有官衔的情形下,任期制也让大学对长期的口碑并不看重,而短期内教师科研和课题是可以看得到的,所以大学厚此薄彼,学生被忽略了。那么大学在考核关上“失守”,管学校的行政部门是不是该负责呢?不幸的是,也不可能。

  实际上,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学生,需要一个灵活的体制,使得各种资源有效率的运作,同时还需要各种资源的配给。但在大陆现状并非如此,高校的主体原本应该是学生,以培养优秀的学生为主要任务,教育部也曾喊出“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口号,但这些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实际上是政府在高校教育的“六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教材、统一培养、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在起作用。

  由于行政在教材、教学方法、招生、培养计划等领域管得过死,不仅学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小,高校也没有多少发言权。而学科的发展往往日新月异,往往连高校的教务管理部门都不能洞察其微,何况远在天边的行政主管部门。加上市场对人才需求瞬息万变,在行政主导的统一教育中,系科设置、培养计划都是先划定好的,作为决策者的主管部门,则根本没有激励,也没有能力去适时地根据市场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化。高校在这种不自主的情况下,更多的像是教育部的代理机构,源源不断地生产同样的产品,而不理市场的千变万化。当课程脱离社会实际与职业发展需要、学生的知识滞后于市场的时候,学生也就更没有进一步研究的欲望,这使得学生的实践经验、分析能力等进一步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在情理之中了。

  纵观高等教育的运作方式,行政部门为管理而管理,无视高校的自主性,极大地限制了高校适应社会变化的灵活性,这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和社会严重脱节。而不合理经费获得方式、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体制中,使得高校无视教育的真正主体—学生,这使得学生的培养在高校运作中趋于边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高校缺乏对自己负责的心态,高校总是以教育部的代理人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总是围绕上级的意见行事,对培养优秀学生提不起兴趣,眼光短视,着重于眼前利益,甚至出现毕业标准降低、就业率注水这样自毁

长城的事情。

  实际上,行政管理大学的制度只要维持在为高校提供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那么这种制度依然可以维持,也有可能获得高效率。但现在的问题是,行政在微观运行上干预了大学的自主性,这不仅表现在大学校长的任命上,也表现在教材教案的设定上,在现有的情形下,大学将无法培养出能适应激烈就业竞争的学生。因为大学是向教育部负责,而不是向市场负责,这就是说,大学不是向学生负责的。这是教育的严重扭曲了。

  政府虽然可以鼓励增加新的就 业岗位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例如继续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开发新兴就业市场如NGO组织等,但这毕竟是“头痛医头”的措施,治标不治本。而要解决目前的这种就业困局,很明显,必须针对大学教育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快解除教育扭曲之外,舍此恐怕别无良策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