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主动平稳实现金融全面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08: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易宪容

  最近美国财长保尔森访问中国时说,加快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是化解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基础与条件,因此,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是中国金融改革最为重要的方面。保尔森的言论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关注。

  事实上,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更是成绩斐然。它通过注资上市,引入外国投资者,引进全球最新的管理理念、产品及技术,不仅降低了国内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也为国内银行业搭起一个有效的竞争平台。可以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改革开放,是中国金融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金融业应对金融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但是,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并非如早些年的日本、韩国那样,是面临金融危机迫于内外不利形势的开放,而是履行对WTO承诺的主动开放。因此,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是有步骤、有规划、有秩序、逐渐推进的开放,而不是在外在冲击下被迫进行的开放。

  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应该是平稳的开放。中国金融业要通过改革开放引入全球新的金融理念、管理经验、风险控制技术、机构、产品及市场来促进转轨与市场化,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降低系统性风险;同时,要避免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负面的冲击,为国内金融业的发展创造成长的条件。

  比如,最近

银监会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就体现了中国金融全面开放的平稳性。《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遵循中国对WTO承诺前提下,对外国银行业的进入采取了一些策略性限制(如外资银行只有在中国注册成为法人银行,才能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这种限制中国并非先例,而是许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基本惯例。因此这样做既不违反中国对WTO的承诺,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有利于国内金融业发展和有利于国内金融监管的作用。

  在主动性与平稳性的原则下,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就能够在不违反中国对WTO承诺的条件下,对外国投资者进行某种限制,以便降低或减少由于开放过度或过快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的外在风险。同时,我们也能够摒弃以所谓“金融安全”为借口的闭关自守,通过引入外来竞争者、引进新的理念与技术,形成中国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中国每一个金融机构的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看上去个体金融机构的风险是增加了,但国内金融机构整体效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也就是说,中国金融体系的非竞争性及低效率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不安全,也是

中国经济的最大不安全。通过全面改革与开放,形成有效率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这才是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实质与核心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