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我们已经进入负和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0:05 《商务周刊》杂志

  我们的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对大部分民众的好处却越来越小

  □文/高昱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9月7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与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指出,由于部门局限和技术限制,已计算出的损失成本只是实际资源环境成本的一部分。完整的绿色GDP核算至少应该包括耕地、矿物、森林、水、渔业等5大项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两大项环境退化成本,即在GDP中减去资源和环境的损耗,所得的才是国内经济净增加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绿色GDP。不过由于基础数据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此次核算没有包含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而环境污染损失成本包括20多项,此次也仅算了其中的10项,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即便如此,3.05%的损失比例也足够惊人。

  更令人吃惊的是治理成本。报告显示,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今天我们在计算GDP的时候少计算了5118亿元的环境污染损失,等要治理的时候需要一次性花10800亿元,然后每年还要再花上2874亿元。这真应了那句话:占小便宜吃大亏。

  毫无疑问,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正越来越严重地制约

中国经济发展。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数字,是将资源、环境和社会公众健康不断透支并进行资本化的结果,这种高消耗、高污染更给我们的后代造成了巨大的风险。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增长是建立在对后代的剥削之上——而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现实是,人们对GDP增长已经兴趣阙然,反而对增长背后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后果不断进行反思——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增长给自己带来的福利正在递减,相反自己付出的代价却在上升。因此,尽管多年来经济学家和改革精英们总是一遍遍要求民众忍受阵痛,为了某一个神圣目标不惜牺牲一代工人和农民,但经历了遥遥不见终日的“阵痛”后,却原来被牺牲的还不只这一代人,被牺牲者的子孙后代,怕才是最大的受难者。

  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

能源消耗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甚至恐慌,短缺和价格风险随时可能重创利润低微的加工企业;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已经空前恶化,蓝天碧水为垃圾与沙尘所笼罩;中国社会也进入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矛盾多发期,紧张情绪和信任缺失成为无法承受的社会心理癌症。在这个时候,中国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
和谐社会
的口号,随后又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动用力量试图攻克绿色GDP核算这个世界级难题。一个完整的绿色GDP核算尚需更为艰苦的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又已表示,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GDP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管理政策。

  这是很有雄心的愿景,但我们目前还无法拥有足够的信心。在年初通过的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只保留了两个经济目标,一是2000—2010年这10年间人均GDP再翻一番,二是保证在2010年内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其中,2006年能耗须降低4%左右。这也是中国首次将节能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但7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国务院公开承认,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难度较大,形势十分严峻。

  中国的能源效率越来越低,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率的1.3倍,2004年升至1.6倍,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尚无新的数据,只是知道仍在上升——每单位GDP的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而且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人们都有感觉,GDP每年10%以上地增加着,但大家的收入似乎没有同比增加,甚至相当部分人觉得自己的收入在减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越来越大,而对大部分民众的好处却越来越小。

  或许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没有到达极限,毕竟每年还有10%以上的成绩单,但它已经确确实实越过了零和效应的转折点,进入真正的“负和游戏”——社会的总价值在减少,绝大部分人的利益事实上都在受损——如果我们把资源、环境乃至幸福生活的损耗都计算在内的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