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华侨回乡:要捐助更要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02:23 中国经济周刊

  

  华侨回乡:要捐助,更要投资

  ★海南文昌诒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邢诒喜

  邢诒喜,旅泰爱国侨领,1954年7月出生于泰国首都曼谷;1981年,创办泰国柴木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主要经营木材加工和进出口生意;2003年,成立海南文昌诒喜实业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至今。目前,邢诒喜还担任泰国邢武经社理事长、泰国海南会馆28届财政理事长、海南大学理事长。

  在家乡海南文昌,我投资捐资的总额已达到3亿多元人民币。虽然这些投资都是些不赚钱的事业,但我的目的是树立榜样,以此教育和感召更多的知名华侨及其后人,让他们知道,来家乡投资发展是大有作为的。只有家乡人民生活得好了,地方经济发展了,我们在外人面前才能挺胸抬头。

  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你们要牢记你们是海南人的子孙,将来如果有可能,你们要为家乡做些有益的事情。虽然生于海外,长于海外,但有乡音才有乡情,我们个个都能说一口海南文昌话,受到家乡的传统教育和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

  2003年10月,我回到家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文昌市委书记谢明中,打算投资兴建一条以父亲名字命名的谷鸿大道。没想到谢书记很爽快地答应了,而且还告诉我,“不仅可以用你父亲的名字冠名修路,就连你父亲的父亲、爷爷的爷爷都可以,只要你愿意出资建设,文昌的路全给你修”。

  我被家乡人的热诚之心深深感动。很快,投资600万元的谷鸿大道动工兴建了。2004年3月,在谷鸿大道建成通车典礼上,我很激动:能修一条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大道,这是以往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现在实现了,终于能告慰我们几代人的文昌情缘了。于是,我加大了投资规模,争取为家乡多做些贡献。

  一个海外华侨在异国他乡,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祖籍地经济发达,文明昌盛。这种强乡之梦,时刻激励着我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3年多来,我每个月有25天待在文昌,共往返海南和泰国120多趟,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但仍乐此不疲。家人对我所作的事情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现在海外知名、有成就的华侨大都已经七八十岁了,回家乡一趟不容易。我今年也53岁了,准备干到60岁。

  文昌目前还不富饶,所以,我所有投资在文昌的事业都以公益事业为主,且不要当地银行一分钱贷款,也不在土地、优惠政策上跟政府讨价还价,为的是减轻当地政府的经济压力。2005年9月至今,文昌诒喜公司已累计上缴各种税金200多万元,被文昌市评为“纳税诚信经营户”。

  在我们的带动下,旅居海外的华侨们由过去只愿捐钱办公益纷纷转向回乡投资创业。3年多来文昌市共上马华侨投资项目22个,投资额达10多亿元。关闭多年的海外乡亲回家投资创办实业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了,一股回乡投资的热潮已在海外华侨中涌动。在家乡父老面前,在海外华侨面前,我宁愿做一个不赚钱的榜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