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地方政府发债无助改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1:10 中国经营报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秋风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向刚结束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财长会议提交的报告中表示,中央政府正考虑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然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需要具备若干刚性的制度前提,在不具备这些前提的情况下,仓促放开,必将导致财政秩序的巨大混乱。

  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发行债券,并不是新鲜事,中世纪欧洲的自治城市就曾经为了战争、朝贡而发行债券。美国各城市也普遍发行市政债券。美国目前每年新发市政债券规模在2000亿~3000亿美元,未付存量为1.4万亿美元,占全部债券市场未付面值的13%。但是,发行债券似乎并无与国际接轨之必要,像在德国,城市政府尽管存在赤字财政,但并不发行市政债券。

  那么,为什么中央政府考虑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而且是现在?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央政府准备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大动干戈,这将意味着,地方政府丧失1/3、甚至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而按照目前的事权划分,大部分公共品是由地方政府供应的。因此,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让地方政府在即期税收之外,另外获得一笔收入,从而减轻其要求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的压力。面对问题,各个部门现在都习惯于用技术性手段解决制度变革才能解决的问题。

  当然,有些人觉得,反正现在地方政府已经负债累累,与其让其偷偷摸摸地做,还不如让其通过公开程序做,也更好监管。确实,尽管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赤字运转,但事实上,各级政府,从省政府到乡镇政府,都背负债务。国家

审计署的抽样调查显示,中西部10省、市的49个县平均债务余额3.3亿元。不少学者相信,堵不如疏,允许并规范城市政府的征税、负债以及市政债券的发行,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

  但是,假如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而开放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很有可能出现一种情形:地方政府通过正规渠道既发行债券,又不放弃其他乱七八糟的举债渠道。在中国,很多改革都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因为,在目前的政治与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活动不受纳税人约束。地方政府虽然没有征税权,但是,它可以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随意收取各种费用,越到基层,政府收费的权力越大。在支出环节,地方政府的预算本来就没有涵盖政府的全部收入,预算外部分由党政官员随意支配。而预算编制过程又基本上是由行政控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很短时间内审议,根本无法发挥控制与监督作用。

  在这种制度框架下,财政资金的使用是由官员主导的,用于满足各级政府一把手们的偏好,主要是用于追求本地GDP的快速增长,用于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相反,民众迫切需要的那些公共品,政府却无暇供应。这些年来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各地经济高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收入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民生反倒成了热点话题,学界、民众普遍感到政府在医疗、教育、卫生等领域投入不足。个中根源正在于,民众对于财政资金的征收和使用没有足够话事权。

  那么,现在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些债券将会被用于哪些方面?即便在美国,地方行政与财政当局面临着选民和其他政治机构的有效监督,但大量的市政债券、尤其是收益债券的收入,依然被用于工业发展,有学者尖锐指出,地方政府借债是政府逃避当前及未来选民约束,是民主失灵的表现。可以设想,在中国,地方债券必然会被地方政府用于实现增长目标,用于政府偏好的那些大项目的投资,地方一把手又多了炫耀性投资的资本,而丝毫无助于纾缓本地民生之艰。

  目前各级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并不缺钱,按照政府所供应之公共品价值来衡量,政府的钱甚至已经太多了。地方政府之所以手头较紧,出现不合法的负债,一方面是因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划分不对称,尤其是中央政府财权大而事权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方政府盲目地追求超常规增长,向上级显示政绩,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财政支出结构,炫耀性投资支出挤压了正常的公共品供应支出。因此,更重要的问题是,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事权,并通过强化各级人大对财政的控制与监督,使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按照民众需求之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在这些制度变革完成之前,轻易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只不过同比例放大了目前各级政府扭曲支出结构而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