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国企分红有更为紧迫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0: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

  有关国企分红的争论似要尘埃落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近日透露,国资委正与财政部研究,预计从明年开始向所属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征收红利,用于公用事业和行业发展所需。

  此前讨论形成的共识表明,国企留存利润过多,必导致企业投资扩张,使国家抑制投资过热的效率打折扣。并且,中国的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从没有向国家缴过利润(只缴税),亏空由国家财政弥补,赢利归企业所有,这也是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中,令大众多为诟病的垄断行业工资过高的问题。

  其实,在扩大内需和防止资产泡沫的政策预期下,有更紧迫的理由需要国有企业应尽快实施分红。第一个理由即是促进

中国经济转型。当前中国经济需向依赖国内消费转型,目前中国家庭消费只占GDP的36%,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50%,发达国家的70%。中国人均消费太低主要因民众不握有资产,中国盈利最好的通讯、能源、金融等垄断国有企业资产以及迅速增值的土地,都在国企和政府手中,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买不到在海外上市的中石油、中移动的
股票
,尽管它们是世界上最挣钱的公司。在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过程中,一部分财富的增长实质是政府挣钱政府花,民众消费乏力。

  以去年盈利170亿美元的中石油为例,其42%用于向境外投资者派息,其他资金则流入控股母公司用于投资,如果中国民众可以购买这些垄断企业的优质股票,以及能够享受土地增值带来的巨大利益,收入增长的个人投资者可能更乐于消费。

  中国央企约有12万亿资产,2005年国有企业纯利6000多亿,如果按照一般国外的盈利水平的1/3折算,应有2000亿的红利上缴国家。世界银行指出,如果中国国有企业派息50%,中国政府2004年的卫生和教育支出可以增加85%。如果将这部分钱用于改善福利体系,也许会鼓励中国储户将资金投向股票等资产以及扩大消费,一般认为,中国问题较多的福利体系导致了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消费低迷。

  第二个令人担忧的理由是,国有企业留存资金开始大规模进入股市,这可能吹出资产泡沫。上周巨量资金涌入A股市场推动大盘蓝筹股放量上涨,大型国企的实业资金战略性入市是主要推动力之一。统计显示,上半年大型国企入市步伐进一步加快。如宝钢、申能等大型集团旗下公司,持有的重点A股市值均上升了200%以上。

  在实施积极的

宏观调控致使实业项目投资受限的情况下,许多大型国企生产经营闲置资金及部分周转资金流入了股市,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又酝酿通过增发融资。这与19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形成过程类似,当年为了刺激因日元升值导致的经济滑坡,日本政府实施扩大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的政策。在此期间,日本企业融资模式从1970年代基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转变为基于利润提留的内部融资,在1980年代末又转变为靠股本融资来维持直接融资。这导致大型企业集团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并将过剩的资金投入股市,企业利润更多来自股市增长的虚拟财富,与政府双重刺激政策共同吹大资产泡沫,致使硬着陆。

  在出口货物涨价和美国需求放缓等可能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出口可能会逐步下滑,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银行储蓄或许会支持扩大投资来维持经济的温和增长,支持就业。一定要警惕日本式危机,当前防止大型国企将留存投入资本市场尤为必要,投入公共事业以刺激消费应是最佳之选择,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研制国企分红方案,以求早惠于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