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冯玉国:国内银行为何热衷于傍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官员的级别与信用等级并不一定成正比

  □冯玉国

    事件追踪:中国银行称个人信用贷款与职务挂钩报道不实

  据昨天的《新闻晨报》报道中国银行日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业务,其山东、河北等部分分行“下文”规定:级别相当于副处级(含)以上的人员,最高可循环信用贷款30万元;科级则可贷20万元;级别与一般公务员相当的人,则能贷10万元。而此前民生银行发行的透支额最高达300万元的钻石信用卡,曾被曝目标客户群包括副部级以上官员。

  这两则消息虽然后来都被相关银行辟谣,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 内银行对于官员厚爱的倾向,那么,银行这种心态到底是聪明还是糊涂呢?就拿市长来说吧,其级别大都在处级以上,依照国内银行的标准,市长最高可循环信用贷款30万元以上,但人家国外银行就是不敢这样干,为什么?怕将来亏得揭不开锅。不妨看两个例子,德国北部小城吉夫霍恩市的市长家里有4个孩子正在上学,老婆失业在家,市长只好兼职当老师赚钱补空。无独有偶,位于德国西部的杜塞尔多夫市市长,由于市长的职务补贴少,不得不去给人家掏烟囱以赚取微薄的“外快”(《环球时报》2003年11月21日)。

  但在我们这里,对于一个副科级、科级干部,我们的银行都敢放心放贷了,而我们的科级干部,每月的工资也非常有限,贷款20万元他们能还得起吗?银行的信心从哪里来?不妨看一下被查处的几个案件:原国航财务处成本二科副科长杨宁涉嫌贪污公款人民币2500多万元;河南商丘建设银行会计科原科长黄凯贪污7348万元;福建省烟草公司三明分公司原财务科长林建洪伙同他人贪污、受贿700多万元……

  这些副科级、科级干部虽然官不大,但他们可以通过权力牟取私利,其灰色收入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工资收入,这使得他们的“信用等级”在银行眼中也得到了提升。这些大小官员尽可以透支,至于谁还钱银行就不用操心了,反正银行能够赚钱就是。银行傍官的背后,显示出来的其实是对官员灰色收入的确认,而取得灰色收入的官员未必都会受到清算,又使银行有了心存侥幸的理由。

  应该认识到,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业务的推广是一种市场行为,是基于个人信用之上的,这需要银行认真地进行考察,以个人的实际信用情况评定其等级。从长远来看,这种基于市场基本规则的做法不仅是严谨有效的,也能帮助银行在筛选的过程中,发现潜在的优质客户,为银行带来持久的效益。银行放弃这种做法直接以官员级别定信用等级,尽管简单易行,却充满了风险。

  官员的级别与信用等级并不一定成正比。据2005年2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海南省共有3144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共计8746万元,有些人已拖欠近20年,追讨非常困难。这种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为了收回这些欠款,全国搞了几次大规模清欠行动,赖账问题始终未能根除,可见,官员的信用等级未必可靠。

  不难看出,在以官员级别定信用等级的背后,透露出来的其实是国内银行的一种浮躁心态。浮躁这种

商业银行本应克服的一大弊病,却被当成了快速占领市场的良方。或许,国内的一些银行认为他们更了解国情,更能走捷径,然而,市场永远都属于那些脚踏实地者,不妨看看那些按部就班、步步为营推广业务的国际巨头们,学学他们是如何占领市场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