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节食:节约型社会的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2:57 新京报

  一个理性进食的人,要比一个鲸吞豪饮的人,更可能理性地面对其他消费。因此,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学习理性饮食开始。

  郑也夫

  写了《“宁左勿右”与“宁冷勿热”》(9月9日《新京报》)一文后,心中积蓄已久的感受一下子开启,此为“之二”,未完后续。

  和亲属朋友一同吃饭,常有剩下少许食物的时候,多半就会有人发出议论:多吃一口,别浪费了。这时我总要唱反调:不必了,多吃是更大的浪费。为什么?一方面,吃多了消化不良,还会生病和服药,那将消耗更多的物质。另一方面,消化倒是挺好,但吸收了过多的营养,日后还要忙着减肥,也是更大的浪费。

  这道理不深,为什么大家不谙?是思维上懒惰,遵从了习惯。过去以多吃一口来避免浪费是合理的。其一,过去社会中食品短缺。但光靠这一条大道理是说不通的,还要看微观的小道理。因为社会上长期的食品短缺,一个人偶尔吃撑了,既不会消化不良,更不会肥胖,不过当下略感胀肚罢了。

  过去的习惯为什么不能沿用了?因为情况变了:食物供应充分,肚里不乏油水,不能过于依赖肚子的伸缩了。

  但是事实上人们在饭食上仍然经常多做、多叫、多吃,于是并存着两种浪费。一种是“简单型浪费”,一目了然,就是扔掉了剩下的食物。一种是“复杂型浪费”,过多的食物进入肠胃,为其后更大的浪费打下伏笔。

  人为什么会多吃?贪食好吃,这是本能,与生俱来,天性使然。进化论认为,人的感观特征和生理倾向都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如果它们不利于生存,早就被淘汰了。换言之,未遭淘汰,是因为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是利于生存的工具。在此前的人类历史,乃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动物的全部历史,人类和动物都处在半饥半饱中。胃口好、能多吃些,有助于它多储存些食物,应付明日的饥饿。进化是缓慢的,我们的身体、肠胃和感官与祖先一样;而技术的进展太快,我们一下子就解决了食物的生产问题,迈过了一个跨时代的门槛。

  感觉是帮助我们生存的工具,是久经考验的东西。跟着感觉走,曾经是不错的。但是今天不行了,因为环境大变,我们被丰盈的

美食包围,伸手可及。

  多吃不仅是浪费物质———浪费食品本身,耗费

减肥药、运动器材,等等,还是浪费生命。这怎么讲?生物学家的大量实验证明,节食的老鼠寿命长,饱食的老鼠寿命短。微观上的解释过于专业。宏观上的解释要更通俗一些。祖先与动物都是在半饥半饱中走过来的,它们的身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食物相对匮乏的环境相适应。过多的食物反倒令它们不能适应,导致肥胖、疾病,乃至折寿。

  民以食为天,生以食为本。吃是个体生活,乃至社会交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吃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其他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一个理性进食的人,要比一个鲸吞豪饮的人,更可能理性地面对其他消费。因此,要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学习理性饮食开始。这还要学?当然。祖先那样的世界已经消失了,我们处在全新的环境中,必须学会抵御美食的气味和商人的叫卖声。外在之物愈加丰美哉,祖宗却只给了我们一个胃。

  作者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