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百姓可承受范围”不是涨价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2:48 人民网

  如果所谓的“百姓可承受范围”变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不去准确计算和体察百姓的承受能力,不去高度关注社会平均承受力以下的范围,就可能一再触及并突破百姓的承受底线。

  前不久,各地掀起出租车涨价风潮时,运管部门认为“涨价是在百姓完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跨行查询收费遭到普遍质疑时,某些银行的解释也是“低于国际收费标准,百姓可以承受”;谈到正在酝酿中的水价上涨,建设部门又说,会在老百姓许可和承受范围之内,还水价一个真实的“面孔”,但水价的提高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涨价”变成一个敏感的字眼时,相关部门便最推崇一种新的思维,那就是所谓“百姓可承受范围”。

  事关百姓利益,能考虑到“百姓可承受范围”,应该说是值得首肯的。但是,何为“百姓可承受范围”,它是否应该是百姓认可的范围。从当前百姓对公共产品跟风涨价的抱怨和质疑中,我们丝毫感受不到有关部门所谓的“百姓可承受范围”涵盖了百姓认可的“范围”。恰恰相反,有关部门敲定的“范围”与百姓可承受的“范围”总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随着征求百姓意见的各种听证会演变为“涨价会”,所谓“百姓可承受范围”成了一块冠冕堂皇的招牌。

  “百姓可承受范围”———这样的话听上去很悦耳,说起来很美。可是,不断上涨的

房价、气价、水价、电价、票价、学费、医疗费……哪一个是在百姓认可的“可承受范围内”呢?有多少“可承受范围”是百姓真正认可的“范围”?电价上涨的时候,电力部门可以说是在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学费上涨的时候,教育部门也可以说是在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公交和地铁车票上涨的时候,管理部门同样可以说是在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试问:哪些部门考虑过把这些涨价加在一起,是否还在“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曾说:“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部长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低收入家庭?今后几年内,全国各地公用设施市场化进程将加快脚步,百姓最担心的就是公共产品的价格会不会一路攀升?担心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和企业在“百姓可承受范围”的流行语下,不断将运营成本和风险转嫁到百姓身上。这样的担心但愿是多余。

  有关部门所谓的“百姓可承受范围”与百姓认可的“范围”,之所以总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与过高估计百姓的承受能力有关,也与漠视百姓的困难有关。一些官员疏离百姓,尤其对百姓的真实生活和现实期盼缺乏亲身体察和了解,缺乏认真的倾听。当前房价上涨势头难以遏制,不是仍有官员在极力宣扬“房价应该在百姓可承受范围内适度上涨”的论调吗?试想,如果一些地方的主要官员买不起房,每个月也会为交水电气暖等费用发愁,也感叹自掏腰包的手机话费太贵,也抱怨出行成本太高,大概就能还原一个真实的“百姓可承受范围”。

  可以想象,如果所谓的“百姓可承受范围”变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不去准确计算和体察百姓的承受能力,不去高度关注社会平均承受力以下的范围,不去重点考虑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不去最大程度地保障百姓的福祉和利益,就可能一再触及并突破百姓的承受底线,挑战百姓的终极承受力,导致民生维艰,矛盾加剧,

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无疑将面临严峻考验。

  我国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当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应该更多惠及百姓的呼声变得日益强烈的时候,这个时期就应比以往任何时期更要关注百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困难群体的承受能力。但是,关注百姓的承受能力,绝不是一句“百姓可承受范围”就可以轻松对付的。要使“百姓可承受范围”真正成为百姓认可的“范围”,有关部门和官员就要坚决摈弃形式主义,在处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沉下心来,认真地问一问自己:权是不是真的为民所用了,情是不是真的为民所系了,利是不是真的为民所谋了。(成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