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崛起才刚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16:48 《中外管理》

  赵 晓

  许多人在谈论中国的崛起,并对这种崛起惊叹不已。然而,笔者和朋友们的研究却发现:所谓“中国崛起”迄今为止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的总量上。但如果从人均意义上看,“中国崛起”实际还谈不上。

  中国人均贸易顺差还很低

  比如:中国的贸易顺差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日本与德国在二战后的出口高峰,人均出口额都曾达到8000美元以上,人均贸易顺差额则在1500美元以上。按中国的人口规模15倍于德国计算,则未来中国的贸易顺差额最高可以超过2万亿美元。那么2005年1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就只不过是刚刚下了一场毛毛雨。

  中国的贸易顺差会不断扩大吗?可能性很大。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的人均贸易顺差还非常低,平均起来一个人还不到100美元。

  中国仍然蓄积了巨大的增长势能。

  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增长“势能”最主要的体现在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03年,我国城镇劳动力的平均工资约为14040元/年,约合1708美元。如果平均每年增长约10%,大概30年以后才能接近美国2003年的水平(17.75美元/小时)。如果按目前实际工资增长,也就是中国年增长6%,发达国家年增长3%,则需要100年才能赶上。

  在这期间,肯定会有

汇率的调整。但即便人民币在2030年前升值3倍,中国与美国的工资差距到2030年仍将相差10倍。

  导致这一巨大收入鸿沟无法快速填平的原因是漫长的“冷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精辟地指出:由于冷战使南北国家的经济发展长期隔绝,形成了南北国家间高达几十倍的生产要素价格差距。这一巨大的价格体系落差拉长了中国等后发国家的追赶道路,并且传统的通过汇率来调整贸易平衡的机制也完全失效——对贸易双方来说,汇率调整一般只能使贸易双方的相对价格水平在百分之几十的范围内变动,而由生产要素价格差距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商品价格差距却高达百分之几千,这样汇率调整就无法纠正两者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态。

  中国土地生产要素价格很低

  除了劳动力价格外,中国土地生产要素的价格差距也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地步。比如:按人均计算,美国可用于工业化发展的耕地资源是中国的25倍以上。但过去几年内虽然中国城市地价惊人上涨,但直到今天仅为1200元人民币/平米,而美国的城市地价平均约500美元/平米,两者相差3倍以上。

  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巨大差距的存在,意味着未来20多年内中国仍将保持对发达国家极其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产业转移仍将不可避免地继续。

  重型制造尚未大规模移到中国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费类产品已经基本覆盖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但消费类产业仅占发达国家制造业1/3的比重,而发达国家占2/3的重型制造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转移。但由于巨大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未来10~15年内,发达国家的金属工业、

化工工业、机器设备制造业,甚至汽车和飞机制造业等都将不可避免地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而中国将以相当于现价1/3乃至1/4的价格进军国际市场。

  今后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将重演家电等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故事,中国崛起更大的步伐实际上在后头。

  按照王建的估计:如果产业转移顺利,按保守估计201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完全可望达到3000亿美元。假设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扩大内需达到贸易平衡,那么到2030年,中国的进口和出口总额可分别上升到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10万亿美元,其中重化工业产品比重将超过75%。

  这一比重才与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相当,这样的水平才称得上“中国崛起”。而现在,所谓的“中国崛起”仅仅是开始。

  (本文作者系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