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工资上升企业会转移到国外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6日 06:06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制造再反思之三

  自2004年出现全国性的民工荒以来,大量使用农民工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制鞋、服装、玩具)的工资大幅度上升。以珠三角为例,2006年,深圳、东莞的最低工资比2004年上升了33%~53%,绝对数额增加了200~240元。

  工资大幅度上升,引起了一些人的忧虑。有学者担心,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30%~50%,中国还有多少企业能够挺过去?有官员则担心,工资提高到某种程度后,外企会把工厂搬到国外去,那时农民工可能连现有的低工资都拿不到。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方面,越南是中国的现实竞争对手,而印度则被视为中国最大的潜在对手。在讨论中国工资上升对外企转移的影响时,不妨以这两个国家为例分析一下。

  先看越南。越南制造业的工资水平确实比中国低。今年2月1日调整后,越南基本工资最高的河内市与胡志明市,基本工资为87万越盾(约54美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430元,比当时珠三角的深圳(关外)、东莞最低工资约低25%。在此基础上,越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确实有长足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的某个外企或某个行业的外企会因此而转移到越南去,这是可以说得通的。但从宏观上来看,情况就不同了。越南的总人口大体相当于广东的户籍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广东流动人口中,来自本省的只占28.45%;而广东在业流动人口中,从事制造业的占68.76%。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实际上是青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需要的主要是16~30岁的青年农民工。珠三角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时,可以大量从中国内地吸收青年农民工,而越南本身没有广东那么多的适龄工人,也不可能大量从国外引进劳动力。

  可见,越南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的影响是有限的,不可能出现中国绝大多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都跑到越南去的局面。正因为如此,越南在工资水平上采取了随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而上升的策略。今年2月1日,越南就大幅度上调了基本工资。前面提到的河内市与胡志明市,其基本工资的上调幅度就达到39%。

  再看印度。印度有10亿人口,而且青年人口的比重比中国大。从所需劳动力总量上来说,印度是唯一有能力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国家。但就工资水平而论,不同渠道的信息是矛盾的。一方面,统计资料表明,印度2001年制造业雇员月工资为1893.2卢比,按当年汇率计算,约相当于人民币326元,比当时东莞的最低工资约低25%。另一方面,近年来,欧美国家在对中国反倾销时,越来越多地将印度作为替代国,用印度的工资来替代中国的工资。2004年底的中国实木卧房家具反倾销案中,美国商务部采用了印度家具制造业的工资标准(93美分/小时,约相当于人民币1280元/月),这一标准大大高于被诉中国家具企业的实际工资水平(800元/月),高于当时珠三角的最低工资水平(450~610元/月),并相当于前述统计资料中,印度制造业工资水平的大约4倍。

  家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反倾销是实实在在的官司,说印度家具出口时,会虚报工资成本很难让人信服。因此,与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数据相比,我们宁可相信反倾销调查中提供的印度工资数据。至少,在论及印度制造业工资水平时,还需要做更多的调研。

  除了工资本身外,印度一些保护劳工利益的制度也值得关注。1947年,印度通过的《劳资争议法》,充分保护本国制造业在职工人的利益。在中国,农民工青年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就业,进入中年后回乡务农。企业对在职农民工的终生就业不承担经济责任。而在印度,制造业企业类似的用工要求就会被视为年龄歧视。单看这一点,在中国享有充分的(甚至过分的)用工“自主权”的制造业企业,也不会轻易转移到印度去。

  总而言之,尽管理论上中国工资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但上述种种因素制约着企业转移的规模,所以,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工资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