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银联抛弃赢利冲动归位管理者 才不会与民争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15:26 深圳商报

  据报道,6月1日跨行查询费用开收之后,银行的跨行查询交易量迅速下降。“用脚投票”就是消费者在有偿查询下的理性选择。银行卡收费服务导致“双输”局面:用户减少使用量而带来不便,银行免费的柜台服务将承受更多压力,中小银行用户可能因银行卡跨行服务收费而转投大银行。

  舆论声讨中的矛头多指向中国银联,难辞其咎的首要原因是它可以从这些收费中获益。银联的身份到底是什么?银联在银行卡交易中既扮演数据传输者角色,又以下面全资子公司的名义来进行收单。《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中,明确规定银联在ATM跨行交易手续费和POS跨行交易商户结算手续费中拥有收益分配权。此后开收的跨行查询费,银联也可分成。这表明银联是追求利益的市场主体。

  另一方面,银联归口央行支付司分管,是经中国

人民银行批准的、由八十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其经营范围第五条是“制定
银行卡
跨行交易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协调和仲裁银行间跨行交易业务纠纷”。担负着行规制定、行业监管的职责,又表明银联承担着必须超脱于利益之上的管理功能。

  银联集双重身份于一身,难免有越位行为出现。不顾民意的收费服务便是一例。按照相关规定:持卡人在他行ATM机上成功办理取款时,无论同城或异地,银联可获得每笔0.6元的网络服务费;持卡人每完成一笔成功的跨行查询交易,银联可收取跨行交易转接费0.10元。今年上半年,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达到13.4亿笔,交易金额达到7574亿元。银联的收入之巨可见一斑。

  尽管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各家银行未必都接受银联的“好意”,因为银行失去了灵活的客户管理策略。对于那些自身ATM设施较少的银行更是如此,同样的收费加剧了它们的竞争弱势。美国一些中小银行近来在ATM业务上大做文章。这些银行不仅免除了客户在其他银行ATM机上取款的交易费用,而且纷纷加盟不收取额外交易费用的专业ATM网络,借助外力弥补自身网点较少的弱点。中国的中小银行没有什么选择,因为银联的垄断地位,它们没有第二个银行网络可以选择。

  应该说,银联的诞生,为推动银行间网络的互联互通、普及银行卡的使用和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尴尬身份”也与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有关。现在,这一使命已经完成,银联的未来目标应该是打造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的银行卡交易网络。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银联首先应抛弃赢利冲动,归位为管理者角色,才不会与民争利,才能真正借市场之手推动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

  胡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