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制造再思考之二:让劳工拥有更多选择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06:18 第一财经日报

  今天中国劳工的境遇如何,相关报道并不鲜见,有一点是事实,中国民工的工资被拖欠是常事,温家宝总理还曾为此呼吁过。

  有数据表明,全国民工被拖欠的工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可见是极普遍的现象。由是观之,今天中国劳工的境遇是极须引起重视的。我们应当更冷静与理性地看待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血汗”现象。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或二元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除了工业化道路,目前并无更好的选择。伴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移,这个转移过程大致是一个劳工与企业主的收入都得以提高的过程。农民进入工厂,获得了远比从事农业生产更多的收入,这是基本事实,否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民工会选择源源不断地进入工厂。这个转移过程可以用经济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即“帕累托改进”进行描述,即民工和企业主双方的收入都得到了提高,这是一个双赢格局。

  但也只是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尚难得出更具有道德意味的结论,比如企业主以他们卓越的创业精神创造了财富,推动了社会进步之类。固然,某些经济学家会有一种看法,认为资本方投资创办企业是给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工人的福利改进成为了可能。这种看法是不值一驳的,资本方雇用工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对资本方雇用工人带来了工人福利改进这种非意图后果赋予某种道义价值的看法是幼稚的。当然,若是简单地对资本方因为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降低工人福利予以道义指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主以挣钱为目的,他们当然会选择尽可能低地支付工资,这一行为需要以外部力量加以约束。

  市场是无情的,它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不能否认,现实中,尽管工人的工资是多么低、劳动条件是多么的艰苦,但劳资双方的确是自愿交易。尽管有人会说,工人相对于资方,他们的谈判能力是不对等的、他们处于相对弱势,之间的交易算不上是真正的自愿交易,但同样会有人反问,如果认定工人进入“血汗工厂”是蒙受了一定的屈辱,那么,他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另谋高就呢?事实上,对工人进行人身强制的企业毕竟是少数。

  是的,工人为什么不离开工厂,他们难道不可以选择回乡务农吗?除了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技术性原因之外,在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的富裕和农村的贫穷,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公。城里人可以享受低保、医保,可以进入由公共财政支撑的好学校就读,而这些,都是与农民无缘的。在一个社会共同体里,所有成员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农民、工人、商人不应得到不平等的对待,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

  不错,资本并没有对民工的双脚锁上“镣铐”,然而,民工却也并不能因此而自由地行走,他们能到哪里去呢?他们事实上并不能回到贫瘠的乡村,他们只能冒着工资被拖欠、加班是常态的风险在那些“血汗工厂”里劳作,这是他们所有可选择项中的最优选择。

  但是,这不能是社会追求的目标,也并非合理的存在,一项优良的社会制度,需要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取得平衡。让民工摆脱无形的“镣铐”,有几个途径:其一,让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覆盖民工;其二,让民工自己能够组织起来,结成工会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其三,让民工的自身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在短期内加强对工人的技能培训,在长期内,要完善公平的教育体制。

  工会的组建,需要政府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消除阻碍工会组建的影响因素;教育或技能培训,是能够带来正效应的公共产品,培训民工,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两者的落实,都需要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