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杨耕身:要5000驻京办不跑部 釜底抽薪为上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7:33 东方早报

  特约评论员 杨耕身

  目前,一场针对各级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整肃行动正在酝酿中,至少5000余家政府驻京办事处正面临着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据悉,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在制订一份彻底的整改方案,方案首先涉及52家副省级以上政府办事处和大型国企驻京办的整顿和改革。而在此前,整顿驻京办事处已被监察部等部门列为2006年四大工作任务之一。

  尽管很多驻京办将自己定位于沟通信息、招商引资等职能,但正如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指出的:“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这也许已是驻京办不必讳言、心照不宣的主要职能所在。

  “跑部钱进”的结果是“会‘跑’的孩子有奶吃”,活络者获得了

蛋糕中最大的那块。而这背后,是权与钱的干预与运作。依旧如李金华所言:“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这个“包”有多大呢?去年7月的《瞭望》指出,各地驻京办每年用在疏通关系上的“灰色经费”在200亿元以上。当公关成了资源或利益分配的依据,当“要想富,多跑部”成为一种潜规则,公共财政分配应有的公平与均衡也就无从谈起了。

  且不说那个多达200亿的“灰包”装着多少纳税人权利的失落,那些通过公关而获得的财政拨款也大都脱离了正常的监管。6月底,

审计署所作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称,2005年,中央预算编入地方预算有3444.27亿元,约占中央实际转移支付7733.65亿元的44.5%,这意味着中央转移支付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完全脱离了人大甚至政府的监督。而腐败则成了“跑部钱进”的另一种恶果,此中事实已无需枚举。

  在这种背景下,整肃驻京办已经势在必行。而随着这场整肃风暴渐起,我们对建立更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希望也就愈加炽烈。因为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央政府的资源配置权力过大的情形下,仅仅对驻京办动刀显然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即使以快刀斩乱麻的魄力,一举取消了各地驻京办,也必然应运而生另一种公关方式或机构,无非它不再叫“驻京办”罢了。这一切都对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使政府职能归位提出了要求。

  以美国经济学家、诺奖得主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者曾就寻租理论提出两个观点:一是寻租基本上是通过政治活动进行的;二是限制寻租就要限制政府。前者,足以解释那多达5000余家政府驻京办为什么会出现,后者,则无疑为解决或整肃驻京办现象提出了一个根本的思路。而“限制政府”首先就应当对包括中央各部委在内的政府部门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清理,这就需要建立起更加透明、公平、高效的公共财政体系。

  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财政制度,是为纳税人和所有公民服务的财政,是民主法治化的财政,是强调社会公正的财政。一套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需要有听证、质询和表决等程序予以配套。而在财政资金的分配上,需要以公开的博弈取代驻京办那种潜规则化的权钱交易。在这样的财政制度之下,公共财政款项不再由某一部委“所有”或掌握,拨款不再由某一个人说了算,公众对款项的使用也不再没有知情权与发言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共财政体系不仅仅是财政模式的变革问题,它也将直接引起各级政府行为的模式选择。

  以整肃驻京办为契机,建立更加务实的公共财政体系,是我们根本的期待之所在。在此之下,我们寄望于今后的“驻京办”,能够成为各地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派出机构。这也正是曾经有学者建议的:各级政府“驻京办”在目前应适当拓宽民本内涵,回归其本来面目,在信访、社会协调、解决外来进京人员的困难方面发挥空间更大、含义更广的作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