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中国制造业·破产法·美国房地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 02:19 第一财经日报

  郭继丰

  关于制造业的反思

  “中国制造”、“制造大国”是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发展的、让国人一度为之欣慰的标签,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以引进外资、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模式与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不协调,引起学界的反思。

  张幼文:过度强化了经济职能而严重弱化了社会责任。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在8月20日的《解放日报》发表《开放战略,如何走出粗放》一文,文章认为:对外资和外贸数量的片面追求,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出现异化,过度强化了经济职能而严重弱化了社会责任。一部分外资企业违反劳动者生存发展的要求,严重损害劳动者利益;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事实是在低于合理价格的水平上使用中国劳动力。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各地竞争性地引进外资,使地方政府在与跨国公司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也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不作为。目前中国已经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和中等发达,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国内发展目标的这种阶段性推进显然要求开放战略的阶段性推进。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认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目标。

  王育琨、仲大军:“低技术+廉价劳工”支撑不了中国制造业未来。

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王育琨、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低技术+廉价劳工”支撑不了中国制造业未来。仲大军认为:我国现在出口贸易50%是加工贸易的产品,可见加工贸易在我们整个生产活动中占多大的比例。加工贸易很多都是外资、外商的,你给人家加工就只能挣微薄的加工钱。王育琨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事情,被动卷入全球化的生产有一个特点,它在微笑曲线里边是处在最低端,从研发设计到销售是两端,最低端就是生产制造。应该反思的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业态,这不是简单的现象,是制度的现象。如果中国企业不主动打出自己的品牌,去全球整合组织生产、整合资源,那么只能被动享受人家的贴牌生产。

  关于破产法

  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下称《破产法》),并将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如何认识该部法律?

  江平:体现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方向。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倾向,这个法律最大的特点是跟国际接轨。这突出表明,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大争论,我们已经摆脱了改革会不会停滞、停顿这样的担心。《破产法》立法中最集中地体现了这个趋势。对抵押债权跟劳动债权之争,最后也采取了一个平衡的办法,划一个时间的界限,之前的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对待,之后的遵循市场化原则。以前的更多保护劳动债权,以后更多还是靠近国际惯例。一般来说,有抵押担保的债权应该是优先的,企业破产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应该由社会保障法来解决,《破产法》主要是解决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把债权人利益置之不顾,光考虑劳动者利益,从长远来说不利于经济发展。再比如对金融机构破产的问题,这一次也纳入了《破产法》。其中规定了金融监管机构可以提出破产申请,也是寻求国际惯例和中国现实情况的结合。

  JasonDean:新破产法强调债权人优先原则。Jason Dean在8月28日的《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发表《中国新破产法强调债权人优先原则》一文。文章认为:中国立法机构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这使中国在完善经济立法方面迈出了人们期待已久的一步。新通过的同时适用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破产法规定,破产企业要优先向债权人偿还受担保的债务,余下财产才用来偿付员工工资和行使其他义务。支持新破产法的人将其称为中国经济改革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将加大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使中国进一步向国际法律标准靠拢,同时该法律也兼顾了企业员工的利益。新破产法还专门设有一项条款,允许金融监管当局干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破产或重组。这一条款是考虑到了金融机构破产工作的复杂性。

  关于美国房地产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各国经济的运行在特征上具有同步性或继起性,这种同步性或继起性要求对本国经济的研究需要关注主要经济体相关领域经济的变化趋势。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美国的房地产情况如何?

  Karl E.Case、Robert J.Shiller:房地产市场响起警笛。威斯理大学经济学教授KarlE.Case、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J.Shiller发表《房地产市场响起警笛》(《华尔街日报》,8月31日)一文。文章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警笛声今天似乎又在全美各地再次响起,已步入退休年龄的婴儿潮一代,纷纷卖掉在郊区的高价住房、搬进城里的公寓,有的索性彻底搬走、逃到住房价格比较低的地区去生活。在高房价刺激下推出的新建项目数量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水平,即使在需求开始下降的情况下,仍有大量新住宅源源不断地上市销售。所有这一切为数百万房屋经纪人、建筑商、银行家、电器经销商和建筑工人带来了收入,并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但是,住房建筑热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这场让人难以置信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诸多因素的推动,如人口分布、低利率、抵押市场高流动性及低预付、各种对借款人很有利的选择条款、婴儿潮一代对住房的特殊喜好、大量的外来需求以及股市总体表现不佳等。未来总是存在不确定性的。支持这波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许多因素仍很强劲;而且,如果我们能避免出现总体通货膨胀,如果长期利率不会上升太多,如果其他经济领域保持强劲,那么,许多经济学家和业内权威人士希望出现的软着陆局面将有可能实现。不幸的是,出现不良局面的风险很大,比如:销售下滑、佣金缩水、价格下跌、抵押贷款违约及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上升及金融市场严重混乱、衰退在大多数人预计的时间之前提前降临。住房市场的那种无形的心理预期是今天人们在展望未来时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