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张新华:理性判断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1:17 中国产经新闻
权威视点 理性判断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访上海社会科学院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新华 本报记者 王晶报道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热衷于较快的经济增长。”张新华教授说,然而,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资源的可动员量是一定的,在经济高涨时期,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分热衷,必然会形成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甚至总需求膨胀。这种粗放型增长是以效率和效益的一定程度上的丧失为代价的。中央政府必然会从全局出发对各地的增长速度进行限制和调控。这样一来,中央和地方便会围绕经济增长速度展开博弈。所以中央和地方在增长速度上的博弈主要起因于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渐加强,地方政府依托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烈。此时,在中央政府认为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迹象时,不同的地方政府可能会认为本地经济并不热。于是,宏观的问题被“地方化”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不知不觉降低了。为此,张新华教授提出以下关于强化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的建议。 第一、针对地方集权所带来的问题,宏观调控的最高指导原则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变GDP为导向的执政业绩目标,建立一套新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宏观调控的关键还是在于约束、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其纳入到“服务型”而不是“投资型”的轨道中去,把“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借宏观调控之机重塑地方的政经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第三、中央政府需要重新集权,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并加强多种形式的督察。 第四、构建中央与地方两级调控的关系,实行中央宏观调控和地区性中观调控。中央和地方在宏观调控中都应该把结构调控放在首位,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和地方的两级调控应更多地建立在规范性的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之上。 第五、从具体实施和手段工具方面看,宏观调控要做到“有的放矢”。 第六、限制地方政府无限扩张的财权,改变地方经济的土地财政特征,是削弱地方集权,抑制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七、依法行政,捍卫国家法的尊严,保证全国范围的司法统一,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最基本原则。为此,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从制度上为地方政府的“越轨”制造障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