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商寅泉:八百里秦川的明天会怎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10:59 中国产经新闻

  老商观点

  撰稿/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八百里秦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称谓。

  笔者是一个地理爱好者,上小学的时候,当从老师的讲课中知道有一个八百里秦川时,立刻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冲动,虽然那时并不知道八百里秦川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只知道它很美,很富庶。

  从那以后,八百里秦川就一直在笔者的憧憬中。后来去了一趟陕西,特意驱车在八百里秦川上走了一遭,听到了一句话,叫“八百里秦川养懒人”。这话乍一听,觉得不入耳,怎么能这样形容我心中的这一片厚土?细听当地同志解释,原来是褒义,意思是秦川的沃土不用耕作都能长出丰硕的庄稼和果实。的确,当你金秋九月行走在八百里秦川大地时,那壮硕的玉米、挺拔的高粱让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上天的恩赐。

  但是,今天的八百里秦川,已经让污染糟踏得面目全非。据最近刚刚公布的一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环境执法检查报告披露,八百里秦川全线污染。作为陕西省境内最重要河流同时也是黄河重要支流之一的渭河,从甘肃进入陕西境内的宝鸡时是二类水质,但宝鸡以下全程污染逐步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已经全部变为劣五类水质。渭河正好是八百里秦川的主要灌溉水源,因而被当地百姓形容为“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沿河两岸大量造纸企业的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渭河每年接纳的废水达到6亿吨以上,接纳的化学需氧量达到27万吨,几乎相当于其环境容量的4倍。

  是谁污染了我们可爱的八百里秦川?是谁让这颗西北大地上的明珠黯然失色?

  是欲望。这欲望包括更快地致富,包括更快地发展,包括更强烈的竞争心态,包括“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狭隘心理。

  其实,污染并不仅仅是八百里秦川独有。据这份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执法检查报告披露,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缓慢,重点流域“十五”时期污染治理任务没有全部完成。从治理项目的完成情况看,海河、辽河、淮河都只完成了70%。在“三湖”中,太湖完成率较高,达到86%,而

巢湖和滇池分别只达到53%和54%。

  从八百里秦川看陕西,从陕西全省看西北,从西北看全国,仅水污染一项,就使我们触目惊心。在举国上下强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环保护的任务完成率仅仅停留在50%?为什么全民高喊“可持续发展”而实际却在做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说一套做一套的事?为什么把GDP增长两位数当做实事而把治理环境污染只当做是一件虚事?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急功近利心态和做法,是环境持续恶化的始作俑者。从体制上看,中央政府经济部门对地方政府经济部门有约束力,虽然它的作用比计划经济时期削弱了不少,但约束力加上地方政府要求发展的强烈内在动力,就产生了源源不绝的推动力。而环境治理,从中央到地方,并没有严格的行政约束力,地方环保部门受制于地方党政领导,对污染大的项目上马,只能眼睁睁地生气,从而造成了连绵不断的污染,直到环境恶化到极致。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薄弱,是环境持续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单从企业发展对自然环境承担责任这一点上讲,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主动认识到,就更不用提什么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在八百里秦川,渭河沿岸的企业把渭河看做是一条生财的河,同时又把它当做是一条排污的下水道,在造纸厂竞相发展的过程中,有人只强调地方GDP总量快速增长而没有人提起过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当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恶化,是一对矛盾。究竟是矛利还是盾坚,还需要观察一个时期。如果有哪一天,我们所创造的财富都要反过来用于治理污染时,还不如从现在起,就有所行动,从体制到观念,从实到虚,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