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朱冰尧:银行缘何敢为内蒙古百亿违规项目贷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 11:51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朱冰尧

  “我们的运气真是不好!如果不出那次事故,说不定现在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这是笔者在国务院对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违规建设和发生的重大施工事故作出严肃处理后,听到的一位内蒙古银行界人士的感慨。

  和这位银行人士一样,许多卷入此事件的金融界人士把原因归结为“运气”,并不认为自己当初为这些违规项目贷款有什么不当之处。恰恰相反,他们还认为,“如果不出那次事故,说不定现在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这些人所说的那次事故,实际上就是不久前在内蒙古新丰电厂项目中出现的“7·8”垮塌事故,该事故造成6死8伤的惨剧。确实,如果不是出现了死人事件,这些巨额的违规项目也许不会浮出水面,这些动辄贷款上亿的银行家们也正欣然享受着大项目贷款带来的喜悦。实际上,从这些金融人士的言谈中,我们还是看到他们并没有对这些错误贷款有着丝毫的悔恨与自责之意,却把问题归结到出现事故的偶然“运气”上。

  那么,这些银行敢为内蒙古上百亿违规电力项目贷款,就确实是经过了理性调研与论证吗?从现在来看,并非如此。内蒙古新丰电厂这个总投资28.88亿元的庞大项目居然是一个违规项目——一直没有获得

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而且根据调查组的调查结果,内蒙古全区违规建设电站规模高达860万千瓦,相当于14个新丰电厂的规模,共有9家银行和2家财务公司对这家集团进行了贷款,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

  据曾给新丰电厂项目贷款的建行负责人说,他们的这些电力项目贷款采取的是“银政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框架内的贷款都要逐笔走单独评审程序。银政协议一般都明确规定,对所包含的项目以及企业本身的贷款程序、审批办法和对风险的管理,完全是按照银行程序去评估、审批和调查。”

  看起来似乎这样的贷款模式风险管理极强,贷款程序也合法。银行审核贷款项目是否违规,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让其拿出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就可以获知了。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些银行是“明知故犯”。因为他们清楚,这是政府项目,政府都敢违规上马,银行有什么不敢贷款的呢?这些“机敏”的银行家们嗅到了这样的味道:这些违规项目多数最终都补办了手续,套上了合法的外衣。如果自己等到项目手续合法了再去贷款,就会走在别的银行后头,错失了获得大项目的机会。同时,这些银行家们也分析出,借着“如果下马就会有巨大损失”的理由,造成“既定事实”的地方政府项目“逼迫”上级审批部门多数还能够补办到手续。

  但如果把一个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仅仅建立在政府违规却又能够“补票”之上,这样的风险显然就是极大的。而这些正在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置投资者、储户的利益和企业的信誉于不顾,明知项目违规风险极大,明知政府担保毫无法律效应,但仍然去“飞蛾扑火据预测,这次叫停内蒙古800万千瓦的电力新建项目,大约涉及800多亿元的投资。如果将这些项目全部下马,至少要造成400亿元的损失。这些巨额损失该由谁来埋单呢?醒过神来,我们这些银行家们该反思反思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