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初次分配改革才是善政之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17:3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评论员 黄一琨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已是民心所系,中央也在不断征询各方意见,酝酿改革的具体内容,这无疑是一项关注民生的善政。

  但是,在政府的政策工具中,只有税收杠杆专司调节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刚刚调整,遗产税等税种的开征讨论经年未有结论。当下,政府的善政如何体现仍是待解问题。

  收入问题之所以近年来引起关注,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民众感到,国家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挣钱却更难,花钱的地方变多了,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只是这些现象的进一步体现。

  问题的根源主要出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部门中进行分配的。在这三大部门中,居民和政府的收入增长形成了鲜明对照。

  近几年,我国居民最终实际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急剧下降,从1999年的63.34%下降到2005年的49.55%,七年下降达13.79个百分点,一年平均下降高达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由2001年的14.9%上升到2005年的17.3%,五年内上升了2.4个百分点。 此外,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方政府的制度外收入急剧膨胀,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土地出让金的价款高达5894.14亿元;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更是达到了3000亿元左右。

  日趋庞大的公共财政是否完全“用之于民”,每一个纳税人都心中无底。近年来,医疗、教育、社会保障领域公共品供给明显不足,百姓在这些方面支出大幅增加,大大减少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伴随这些现象的却是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取之于民”,这种严重扭曲亟待解决。

  支出增加,增加收入却越来越难。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但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9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减少810万户。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

  从企业经营来看,企业生产要收17%的

增值税,经营要交5.5%的营业税,利润要收33%的所得税,微型和中小企业分红,还要20%以上的
个人所得税
,再加上工商、质检等政府各部门的收费,以及各政府和行政性事业单位不断的罚款,据调查,实际上企业特别是个体中小企业,如果不设法避税,将近85%的企业会破产倒闭。

  有关研究认为,虽然有关部门认为中国GDP的税负较低,但这只是将预算内的收入与GDP相比,如果加上各种制度外收入,我国实际GDP的税费率高达31%,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能承受上限25%。目前的税收制度,显然不利于民众分享市场化改革的成果。

  虽然政府手中有钱以后,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缩小收入差距,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应当考虑在财政稳步增加、国家能力增强的同时,对于民间的创业行为适度松绑。不扭转初次分配领域国富民穷的趋势,再分配领域的努力将事倍功半。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