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如何看待跨国资本的绑架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3:09 21世纪经济报道

  外资并购的国内争论与本土企业海外收购频频受挫,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的逐利性与东道国经济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国内胶卷、日化、大豆、水泥、零售等行业的外资控盘及银行股改上市引发的国有资产“贱卖论”已经表明国人对于本国民族经济安全格局的充分担忧,进而触发了以凯雷-徐工、舍弗勒-洛轴并购为导火索,决策层对于产业安全的重新审视。近日六部委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再加上武汉商业集团的排斥外资、国资控股式的重组,则初步显露对此问题不同层面的国内回应。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面对资源稀缺和知识有限的双重约束,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依然是资本要素,且资本的逐利本性促使资本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绑架式”配置行为,最终形成垄断态势,可以说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作的目标,但是这一过程(或结果)却往往造成社会福利的流失。

  时至今日,随着资本规模和流动速度的急速扩张,这一规律已表现为跨国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绑架行为,引发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对资本流动与产业安全的重新审视,近期在印度发生的“可乐事件”就从一定层面凸现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民族经济是如何安身立命的以及跨国资本在优化配置过程中是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

  而问题的实质即为各国政府如何从本国经济福利出发,在不伤害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自由有效配置的前提下,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在“放进来”和“走出去”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然而由于涉及到各国经济主权,使得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恰恰说明,当前以多边谈判为主的磋商机制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跨国资本与民族经济之间的冲突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今年上半年的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遏制,突出问题诸如:投资、货币和信贷扩张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两高一剩”严重等,尤其连年的“双顺差”已渐尾大不掉,成为此轮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外汇的大量涌入造成了国内流动性的泛滥,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央行调控空间不断缩小,难度逐渐增大。

  这些都为下一阶段

中国经济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在此种情况下跨国资本“斩首式”的绑架行为又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对此国内存在不同的声音:一方是以相关企业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始终强调外资进入对于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性;反方则认为外资对于今日的中国并非是充分必要,中国不缺钱(10.5万亿的存差),而外资绑架进入的同时,并未实现“技术外溢”,因此完全有必要针对产业安全设立行业准入、法制及控股比例等方面的一整套机制来规范外资的配置行为。但最终天平究竟向哪边倾斜,则取决于决策层的判断,而最终依靠的是当局对国际局势的判断和经济的驾驭能力。

  我们如何应对此种“绑架”行为?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转型的进程中,作为WTO的成员,已经向世界承诺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市场自由度将会更完全,面对众多跨国公司的战略转移和全球制造业的中国化,单纯依靠个别企业的单边应对是根本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作为。但糟糕的是随着政府换届和“

十一五”开局,各地却仅仅为博取短视的政绩,继续为跨国资本绑架行为广开绿灯,而不是着力于本土企业的整合和产业升级的科学谋划,从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土地投入和投资热情就说明了此点。当然体制的不完善、事权的模糊、财权的有限、政绩的考核等因素,也是造成地方与中央的不断博弈的原因,因此就促成了中央政府在历次调控中不可避免的使用行政手段。所以政府如何作为,帮助和引导本土企业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随着我国并购热潮的兴起,本土企业通过自身整合来积极应对外资竞争,本无可厚非。但是,要十分警惕的是,政府的作为可能促成一些国企盲目并购,只单纯做大规模,并未实现包括公司治理、组织结构、技术互补等方面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反而造成一些优秀企业丧失了发展机会,帮助竞争对手扫清了市场障碍,因此政府必须是好作为,而不是“缺位”、“越位”和“错位”。

  最后,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景气的趋同度越来越高,决策层在经济调控中除了实施综合调控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当前我国干部人事

考核机制,逐渐削弱以政府换届为标志的政治周期对经济周期的推波助澜,打破条块利益分隔,消除地方保护,摆脱经济指标考核政绩的羁绊,真正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与外部经济紧密衔接的平台,通过自主创新,不断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真正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

  读者 张涛(北京)

  (欢迎读者针对评论、研究版面刊登的文章发表观点,展开讨论。请将您的文章发至:21cbh.bj@gmail.com,或传真:010-65693416 评论、研究版编辑部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