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政策上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02:24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李军杰 今后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着力疏导升值压力。与此同时,在不影响汇率稳定政策效果的前提下,还需从总量和结构上紧缩流动性。在货币政策相机抉择的着力点上,如果总体经济形势平稳,则以疏导人民币升值压力为主,紧缩流动性为辅;如果经济形势严峻,则以紧缩流动性为主,疏导升值压力为辅,但是两者有个共同前提,即在中短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表现形势上可以是顶住货币篮子加大双向浮动幅度,但不是单向大幅升值。 在经济形势处于波峰期的时候,大幅提高汇率,无疑会缩减应对经济衰退的调控政策回旋空间。从长远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使不动产租金和价格、劳动力工资和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扬,这本身就会逐步增加生产成本,削弱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局面,削减本币升值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自我大幅升值的做法不可取。 应该从政策上弱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借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的有利时机,持续保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率差距,把国内的资金引导到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主动把手中的美元花出去。 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上,因此,除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外,疏导人民币升值压力应主要从减少外汇储备的角度入手:首先,加快建立战略性物资储备制度。可考虑在适当时机,适量购入黄金、石油、白银、铜等战略性储备物资,以有效化解外汇储备缩水风险:如果美元贬值,以美元标价的主要战略物资的价格会上涨;如果美元升值,主要战略物资的价格会下降。这样,无论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如何,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至于成为牺牲品,最主要的是把手中的美元花出去以后,本币升值压力会立刻减小。 其次是小幅适度加息,鼓励资本流出。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升值周期,中国可以跟进,但必须是小幅多次加息。因为我国现在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同时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管制力度,逐利的资本在利差的诱惑下会大量出境投资,届时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会得到缓解。从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来看,市场投资主体对资金运用成本不是很敏感,大幅加息对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城建投资公司和自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垄断行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不大,但是,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却很可能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而被市场淘汰出局,这样会造成“逆向淘汰”的结果。因此,对投资的调控应主要着力于能耗、环境、土地和产业政策等方面,不能过高的估计了加息的作用。 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继续加大定向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此外,鉴于我国实际的体制环境和市场发育程,还应进一步加大央行窗口指导的作用。日本在1980年代曾采取低利率、宽财政的政策,结果导致信贷过于膨胀,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和股市,为1990年代初经济泡沫的破裂埋下了祸根。在我国过渡期货币政策目标的框架下,汇率和利率应该以稳定为主,但是紧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力度却丝毫不能动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