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楚汉:高薪扩散化传递着的危险信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8:24 新华网
刘楚汉 “随意定高薪酬、乱发奖金、肆意挥霍,甚至肢解、蚕食国企利润属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之一。”22日,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了《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广东省纪委常委、秘书长蒋乐仪在《广东省国企业资产流失情况及其对策》的报告中作如上表示。(8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拉开帷幕,垄断行业的高薪酬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一段时期以来公众舆论抨击的对象。然而这份调查报告却分明让我们看到,高薪并不一定集中在垄断行业,还有在不同领域国有企业中扩散的趋势。 出现这种情况,在我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政府监管缺乏,二是市场调节机制失灵。 改革开放以来,为摆脱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经营困境,国家一直倡导政企分开,放手让企业自主经营,以市场规律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本来,在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即便企业有高度“自治权”,员工的薪酬标准也应该符合市场规律约束。薪酬过低,留不住人才,影响企业发展;薪酬过高,则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降低效益和利润。企业管理层自然会根据市场规律合理确定员工薪酬。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效益怎样、盈利与否,利益受损的只是国家税收,与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分配并没有直接关系。缺少了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企业管理层很大程度上只是凭良心在“做事”,看不到或者说漠视着“高薪”对企业的负作用。因此,企业管理层难免会用提高薪酬的办法来保持既有利益,笼络人心,以在此基础上获得个人经济和威望的双重利益最大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倒闭电厂的抄表工领着10万薪酬的怪现象才可以堂而皇之地上演。 高薪扩散化,无疑传递着一个危险信号,那就是不管企业效益如何,首先要保住职工的高工资、高福利,而扩散化的高薪又势必造成企业间的互相攀比,使薪酬的高标准继续攀升。这样带来的一个更大危险,可能是企业亏损,它们的职工薪酬却继续心安理得地同步增加。 所以笔者以为,在当前市场调节机制并没有完全有效运转的现实状态下,加强政府对企业包括薪酬福利在内的各项监管,依然举足轻重。这既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所要求的,也应该是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防止国有企业亏损或者进一步亏损的措施之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