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极端民族主义的经济政治向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0: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必 嫌

  莫斯科市场爆炸最终被定论为种族歧视犯罪。8月21日发生的这个爆炸,已造成10人死亡,49人受伤。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官员22日证实,有7名中国人受伤。该爆炸发生在亚洲人居多的区域。最新消息称3名疑犯已经认罪。虽然他们不属于任何极端组织,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显示着极端的排外情绪。说到排外和极端的民族主义,又不得不提到俄罗斯的光头党。

  这样的爆炸,同经济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着一些相似的背景。它也是一种社会分配问题的极端展示。它亟需要引起政府的注意。

  排外的民族主义并不乏见。民族主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自身经济利益的严格保护,比如南欧的制造业保护主义者(如

意大利等国从不放弃游说欧盟对中国
纺织品
进行限制)、美国日本的农业补贴(对非洲国家的农业平等入市造成了极大干扰),等等。除了经济领域,民族主义在政治上也风头不减,比如俄罗斯的光头党,其口号公然是“俄罗斯是俄罗斯人的俄罗斯”。发生在今年4月份一个著名故事便是:光头党大放厥词,要在4月20日(希特勒出生日)前后对居住在俄罗斯的外国人进行一次大扫荡。

  其实,光头党的排外情绪与贸易保护主义有着相似的“感伤”:南欧的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人的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抢了自己的饭碗,这种情绪曾在西班牙人那里发挥到了极致,放火烧了中国人的鞋铺。而俄罗斯光头党,则是随着外国淘金者以及求学者纷纷进入俄罗斯,而这些外国人在很多地方的生活水平却高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线。于是土著便自然产生了被抢饭碗的感伤与愤恨。

  这两种无奈的“感伤”,表面看来都是有着“被外国人抢饭碗”的症状,其实,这些与他们政府的一些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南欧国家仍然抱住一些对他们来说是夕阳产业(如纺织业)不放,这种被抢饭碗的情绪不断地被渲染。而俄近年来的公平程度也值得关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尽管俄罗斯近年来在普京的主导下,对外显示出一种恢复超大国家地位的强硬形象,但是国内经济并没有很多令人惊喜的进展。石油外交和天然气权杖尽管在很多问题上拓展了外交斡旋空间,但是别忘了“资源的诅咒”(the resource curse,也称“荷兰病”)——过度丰富的资源也可能让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工业萎缩,教育投入等出现偏差。托马斯·L·弗里德曼的“石油政治学第一定律”也向我们展示了高油价可能使一些石油国家的政治制度出现偏差,尽管这是典型的美国视野,不过该理论对石油国家的公民权利和发展的关注是必要的。如将此定律再拓展一步,那么浮现出来的问题便是:俄罗斯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公平程度。数据虽然是生硬的,但是反映出的问题确是现实的——莫斯科的生活成本现居世界首位,甚至高过了纽约和东京(据

世界500强美世咨询公司今年6月底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物价最高城市榜单)。

  光头党等其他人士的极端排外情绪,最终还需政府来舒缓,那就是政府要更好地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即使是法国这样的自由、博爱的传统深厚的民主国家,极端右翼的勒庞还不是照样有其铁杆的支持者。而勒庞正是一个带有极端排外情绪的象征,他最著名的口号就是“法国人优先”,勒庞甚至极端厌恶有才能的移民。他的支持者大都是不满于政府的社会利益分配现状的。如果这些力量利用了其社会的不满情绪,并寄以某种新纳粹思想,后果便会严重。尽管不同于法国那种选举制度,俄罗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也应提高对极端民族主义的重视程度。毕竟,保护本国的投资环境、公民安全是国家保护性职能的重要方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