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曹尔阶:宏观调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10:27 金时网·金融时报
当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外贸外资的“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高增长,由此又带来了流动性过剩,造成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宏观调控中协调政策,理顺关系,加快金融改革,加强政策配套,中央与地方上下同心,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 一边是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反弹,一边是国内物价指数持续低迷,面对经济中同时出现的这两种现象,宏观经济如何调控。是防通胀还是防通缩?就此问题,记者与经济学家曹尔阶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如何评价当前宏观经济的总体形势? 曹尔阶: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快速平稳,居于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态势。GDP增幅在2003年至2005年增长10%、10.1%和9.9%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10.9%。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都超过了1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的目标完成过半。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属于温和上升。价格总体水平稳定,国内外需求旺盛,经济运行总体上正常、合理,并非“过热”。这样的增速,今后很可能持续几年,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当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外贸外资的“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高增长,由此又带来了流动性过剩,造成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宏观调控中协调政策,理顺关系,加快金融改革,加强政策配套,中央与地方上下同心,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 主持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0.9%,物价基本稳定,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平稳偏快的态势。当前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高信贷、高投资”,那么,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还是要防止通货紧缩? 曹尔阶:我不认为现在会出现通货膨胀。600种主要商品总体供大于求,通胀压力不应该很大。有人担心产能过剩,会不会通货紧缩?我以为,现在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一是三大经济体加息,全球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二是国内物价还轻微上涨,三是就业增加,工资和居民收入也在增加。 现在争论最大的是住房价格。7月份全国70个城市的房价上涨5.7%,城市房租比翼攀升,形成了居民生活负担的压力,迫使中央进行调控,但CPI却没有反映。统计局不止一次为住房是投资、不能计入CPI释疑。但是中国的国情、民情是,古往今来城乡人民都把住房看作生活必需品。所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正因为CPI的统计同民众疾苦之间有不小的落差,房价连续高位上涨,却传导不到CPI上去。我以为,CPI的统计,应当植根于国情、民情,以民为本,洋为中用。 至于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差不多都是前些年需求增加,产品供不应求,近几年投资加快、产能增长超过需求增长速度,刚刚供应有余,而投资扩张没有减缓,很快又出现了产能超过需求。我以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惯性,要习惯于市场经济下的买方市场和竞争。一则,产品的供求不可能总是持平状态。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总是需求的增长引起供应短缺,而投资的增长又使供应超过需求,导致产能过剩;然后经过优存劣汰,进入新一轮的短缺、有余和过剩。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不需政府部门去考虑“关停并转”,市场的问题自会在市场竞争中解决。第二,产能过剩或短缺,不能只着眼于国内,要放眼经济全球化,从国外市场上寻找出路。 所以,既不是防止通货膨胀,也不是防止通货紧缩,应当是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主持人:从已公布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看,投资增长过快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上半年,投资增幅超过了29%。您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加息能否解决此问题? 曹尔阶:投资大幅增长的问题在地方,关键在地方长官换届的“形象工程”和按GDP考核地方政绩,加上土地收入是地方的“第二财源”。这几个问题解决不了,投资过快增长就解决不好。所以,一定要在清查新建项目中控制好新开工工程。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建项目和城镇建设中的“形象工程”要坚决停下来。 针对投资过热和信贷规模过大问题,近两个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19日又调升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应当说,目前通过加息提高资金成本,以广泛地调节全社会投融资行为和预期,促使各类投资主体更加趋于理性。因此,本次加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主持人:今年上半年外贸外资双顺差,导致1至6月增加的外汇储备高达1222亿美元。银行的结售汇又造成了流动性过剩。我们应如何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 曹尔阶:一是要控制不合理的出口,比如不能出口原煤给人家填海,不能用我国稀缺的木材做“一次性筷子”出口,也不要用我国短缺的电力生产电解铝出口,这等于是出口能源。二是要堵截“热钱”。从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看,最好是容许有3%-5%的轻微通货膨胀和适当扩大的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这可能对抑制出口和减少流动性都有好处。同时,控制信贷不能两眼只盯住银行,要加紧从发展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上分流流动性。 主持人:国家统计局前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5%,作为CPI走势的先行指标,PPI工业价格指数几个月来上升压力较大,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6月上涨6.1%,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带动6月PPI上涨3.5个百分点。这种“剪刀差”的走势,预示着什么? 曹尔阶:从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因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到位,医疗、教育改革不理想,增大了家庭开支,加上社会保险滞后,中国居民金融抑制型的强制储蓄率居高不下,这使得中国经济部分背离了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的一般特征而表现出资本相对剩余。同时,较低的利率水平,行政主导下强烈的投资冲动,加上某些产品价格与利润快速上升的市场导向,强劲地拉动了投资增长和产能过剩(我不主张用“重复建设”,这不是市场经济的概念)。由此,一方面不断推动原材料价格上涨,但另一方面,由于供应的快速增长和买方市场的存在,则使企业被迫自我消化成本上涨。而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存劣汰,增大了职工在职竞争的压力,更不利于职工收入水平以及消费支出的增长。 还有一点,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吸引跨国集团的制造业资本大举向中国转移,使我国过早进入资本密集投入阶段,挤出了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也加剧了中国就业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实现低投资、高消费也好,实现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增长的转变也好,关键都是先要解决好中国60%的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太低,增长太慢,缺少消费能力。治本之道,只有一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二靠把上亿的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不是把他们留在村里搞“建设新农村”)。这两者都需要适当的投资。因此,在控制投资增长中,必须稳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投资,转移农村多余劳动力,此事关系到培育未来的消费能力。否则,即使把投资率压得很低,消费率还是上不去的。 主持人:从已公布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看,投资增长过快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过热。统计显示,2006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您认为房地产投资过热该如何调整? 曹尔阶: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对房地产的调控必须慎重。当前主要是防止泡沫,抑制过多的豪宅和别墅。城市住宅的基本需求,一是已购“房改房”的居民,80%都想卖了旧房换新房,扩大居住面积。二是城镇新增就业员工和新进入城镇的“农民工”,也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这两者,将是支撑中国未来2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市场经济的常识,是先租房后买房,先旧房后新房。我们的住房政策错位,一方面仅仅立足于购买商品房,没有租购并举,怎么能指望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农民工”都去购买新房?另一方面是没有致力于让居民顺利地出让旧房,发展二手房市场。 我以为,如果下功夫把政策理顺,真正把被束缚了的城市职工扩大居住面积的存量消费需求和农民工舍弃农村住房到城市租房、盖房的消费需求解放出来,旧房上市多了,“廉租房”多了,农民工都到城市居住了,城市职工都能自由地换购新房了,旧房改造、装修、家具、家用电器消费等等,都将兴起。一着棋活,满盘皆活,诸多产能过剩,自将消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