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警惕地方政府对房市调控政策拆招卸力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 08:19 经济参考报
今年5月,国家宏观调控再度发力,然而在近三个月的等待后,房价依然高烧难退。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 一方面,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越来越细、力度加大。另一方面,全国许多城市的房价却连创新高。除了一线城市房价猛涨外,火焰在向大连、呼和浩特、成都等二线城市蔓延。 面对频频闪起的红灯,一些地方政府不是想着如何降温,而是使用多种手法,对宏观调控政策“拆招卸力”,企图蒙混过关。 ——拖字诀。近三个月过去了,从公开报道看,只有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出台了地方细则。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认为,等宏观调控这阵风过去,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混淆视听法。同一个城市的房价,这个部门说升了,那个部门说降了。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两个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在强大的宏观调控攻势下,一些人不敢再瞎吹“本地房价处于合理水平”,而是寻找能证明自己调控成果的“政绩”,大肆宣传。 ——选择性发布数据。城市的存量土地、开发商手里究竟囤积了多少土地;究竟有多少逾期未开发、符合“无偿收回”标准而未收回的土地等等,这些对房地产走势至关重要的数据,依然是秘密。 ——“以空对实”法。中央的调控政策越来越明确、细致,一些地方政府却玩起了虚花样,出台的“实施细则”反而操作性不强,没有检查考核标准。宏观调控的落实过程在一些地方成为会议对会议、政策对政策、文件对文件的过程。 宏观调控遭遇一些地方政府种种拆招卸力手法的消解,许多城市老百姓苦苦盼来的却是更高的房价。排队、炒号,这些在一线城市常见的现象,如今在二线城市开始出现。 每一项政策的预期效果,都是以执行得力为前提的。经过若干年的演变,房价水平与当地经济水平的关系日益密切,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税收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要发展,投资要增加,形象要光鲜,咬住房地产项目不放,可以达到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的多赢。只有突破地方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博弈,宏观政策才能顺利执行。 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执行力弱,政令不畅,有令难行,甚至有令不行,宏观调控就难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态度非常明确,现在最需要破解的难题是地方政府的执行力。目前的危险在于,宏观调控政策不断推出,房价却逆向持续高涨,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害。目前,已有不少人士对新一轮调控政策持观望、怀疑态度。 房地产调控要有打“有效战役”的思想,检验调控成果也要“以实对实”,在督促地方细则、措施出台后,更重要的是看地方房市发展的各项具体指标有无改观。应该建立健全刚性的行政问责制度,完善对执行不力的追究机制,对政策实施有明确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质量要求,进行定期盘点、强化考核,并追究失职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本报记者 黄玫 何丰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