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央行加息或增强汇率弹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2:42 第一财经日报

  多少有些意料之外、终究还在情理之中。中国人民银行8月18日宣布,从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中国央行再次决定加息,成为整个周末全球金融界的焦点话题,基于并未消退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此次加息可能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这是不久前两次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在今年采取的又一重要货币调节政策。如果再加上一系列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发行票据回笼资金等手段,央行显然非常关注过高的货币流动性。如果GDP增速不减,通过持续加息,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长规模,自然是势在必行。

  显然,加息的核心指向,是目前信贷规模的高速扩张和货币流动性的泛滥势头。不过,这些货币政策难题,其症结却相当复杂。持续内需不旺,使居民消费无法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角;各地依靠规模投资驱动GDP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商业银行仍依赖信贷扩张来增加业务和利润。要消除这些因素,显然不是货币政策力所能及。

  此外,中国外汇储备持续猛增,不仅强化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更增加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持续巨量的外贸顺差、各种渠道涌入的境外热钱,已经成为中国外汇储备跃居全球首位的两大推动力。而要减少外贸顺差,最简单的办法似乎是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这种升值预期,恰恰成为境外热钱加速流入中国的最佳理由。

  从全局看,央行货币供应量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外汇储备攀升,由此带来巨量外汇占款。同时,中国居民用汇和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远低于同期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不得不继续扩大货币供应量,客观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行性,也促使货币信贷规模持续上升。那么,如何有效控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就成为中国央行破解诸多货币政策难题的一个关键点。

  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完全顺畅,因此我们难以预期,此次加息对规模投资和货币信贷扩张产生立竿见影的遏制效应。在持续至今的宏观调控中,针对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过热,中央实际上在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强行降温。当然,作为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政策组成部分,央行自然也需要通过加息,继续强化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

  央行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货币政策措施,从根本上看取决于宏观调控的成效。不过由于上半年

中国经济已呈过热趋势,短期内迅速降温的可能性也不大,特别是处于欧美等国率先开始的加息热潮中,不排除中国央行继续适当加息或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这样的货币政策趋向,虽然并不是专门针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但客观上对于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则可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摩根大通等海外金融机构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国央行加息后,人民币与美元的利率差有所收窄,这是否有助于收紧货币市场仍需观察,但很可能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央行很可能在年底前再次加息或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如果上述分析能够成立,表现在

人民币汇率变动上,则是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加。也许在较短时间里,可能是
人民币升值
幅度加大;但在更长时间里,则是人民币汇率涨跌空间进一步扩大。这正是央行去年汇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即让人民币汇率尽量随市场供需进行必要浮动,通过扩大汇率弹性,让人民币更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更好地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在当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并不等于将人民币简单升值,而是加大其波动区间,提高其不确定性。一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增加,押宝人民币升值的境外热钱,就有可能减缓流入中国;同时这也将适当增加中国对外贸易的结算风险,有利于适当减少贸易总量和外贸顺差,最终使外汇储备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只要外汇占款增长得到一定遏制,央行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再和加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手段,以及中央的行政措施相结合,则可能对规模投资和货币信贷扩张有所遏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