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媒体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 13:54 21世纪经济报道

  《金融时报》(8月17日)

  中国的“灭火”行动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过热趋势在上月出现了放缓势头,这似乎表明政府近期采取的一系列紧缩措施产生了效果。但是,这些措施主要不是依赖传统的财政和货币工具,而是采用政府干预的方式,如控制银行信贷、抑制土地供应、打击地方政府过于热衷于投资项目的趋向。中国只是在减少一些部门和公司中的投资,而其他部门的投资却在继续增长,以防止经济增速放慢。这种做法又产生了另外一些问题。

  中国对过度投资治标不治本。所谓的“本”就是一种趋势,即中国公司不断将利润进行再投资,甚至开展和本业无关的其他业务,如投资

房地产。投资资金的一半多都来自利润,只有五分之一是银行贷款,这样抑制信贷能有多大效果?因为外汇控制、金融市场的不成熟和银行存款人为的低利息政策,中国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使资金都投入再生产。

  问题的根源是货币体系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决策需要更市场化,否则就会“火情”不断。

  《时代周刊》(8月21日)

  深圳的诞生与重生

  深圳曾是中国工业革命的摇篮,但也经常被和贫穷的民工、生产廉价纺织品的血汗车间相联系。这些都是这个城市过去的形象,现在它正在改变。深圳的官员认为深圳处于重要的战略转折点,政府承诺为高科技公司提供税收和土地政策优惠,并希望在以后5年里投资12.5亿美元支持高科技新兴公司和研究项目。如果深圳能把低工资、低技术含量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变革为创新产业,那将成为中国其他地区发展的先驱。如果那样将是深圳第二次担任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重责。

  深圳官员的紧迫感是有原因的,他们意识到给深圳带来成功的全球化有一天也能走向反面。随着城市发展,工资上涨,其他成本也上涨,纺织业和其他低科技产业纷纷迁往工资低廉的地区,或者印尼、越南等国家。现在很多民工可以在家乡周边找到工厂工作,不用都涌到深圳,过去工资被过分压低的情况没有了。加之地价上涨、电价高昂、水电短缺和严格的环保监管,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商业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必须适应新形势做出调整了。今后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工资提高、劳动力短缺和激烈竞争,从而不能只是依靠工资低廉的制造业。今天深圳面对的痛苦转变,有一天将由全中国面对。

  《华尔街日报》(8月17日)

  欧元区的强劲增长

  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在第二季度都出现了强劲增长,这是值得欢庆的。在日本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时,需要来自欧洲的好消息来鼓舞人心。在第二季度,法国和德国都收获了5年来最高的增长率,分别为1.1%-1.2%和0.9%,整个欧元区也达到了0.9%。美日分别为0.6%和0.2%。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好景难长。过度的财政紧缩、高利率和全球经济虚弱,势必在几个月内将欧洲从增长周期的顶点上拉下来,而德法意三国政府的政策也为经济增长以后的下降埋下了伏笔。德国出口拉动的增长提高了国内投资和消费,世界杯的举办也起到了效果,但由于政策失当,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明年德国政府将主导德国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增税,高达GDP1%的增税额将打击人们的消费。根据德意志银行的预测,今年德国可以达到1.8%,但明年会降到0.6%。

  意大利的中左派政府承诺在年底前削减350亿欧元的财政赤字,引入更多市场竞争。这些措施是很好,但考虑到普罗迪领导的九党联合政府的稳定性,其能否坚持下去令人怀疑——历史上意大利联合政府的平均寿命是一年。

  法国的表现最好,预计今年增长可以达到2.5%。但法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已经因春季的抗议活动停止,政府雇员已经达到680万,占就业人数总数的四分之一。这种僵化状态很难短期内解决。

  很难指望欧元区的经济增长能最终超过美国。根据经合组织的估计,即使双方都按现在的速度发展,在20年时间里普通美国人平均还是会比法国人或德国人富裕一倍。

  《纽约时报》(8月17日)

  冥王星和其他的冥王星

  是否应当把冥王星算作行星,这个问题引起了长期的争吵,最近国际天文学会成立的一个小组给行星进行了新定义。不幸的是,这个定义会把今后人们在太阳系外围发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冰冻岩块都算到行星里去。相反,如果把冥王星“逐出”行星行列,恢复到1900年之前就发现的经典的八大行星系统,将会让人感觉更加舒服。

  冥王星发现于1930年,后来证实比人们认为的要小得多,甚至小于月球。如果冥王星是今天被发现的,人们根本不会把它算作行星。问题只是很多科学家不许别人将冥王星从行星里“赶走”。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妥协,现在的新定义是,任何环绕恒星运行、质量达到一定规模、依赖自身重力能够形成球状的天体都是行星。根据这一定义,现在符合行星标准的就有12个,而且会不停发现新的。谷神星曾是最大的小行星,现在这一小组觉得叫行星似乎也不好,建议人们称其为“矮行星”,既然这样干脆一开始就不要叫它行星得了。下周国际天文协会投票时应当拒绝这个新定义,并应展示出把冥王星赶出行星界的勇气。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