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夏斌:央行完善货币政策时机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9日 01:58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申林英

  “在目前制度转轨时期,央行的货币信贷调控目标,切忌简单参考历史经验数据,央行尽可以大胆一些,用提高法定准备金的办法,收回市场过多的流动性”,这一预测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4月份的发言言中。

  8月12日,夏斌所长在亚洲大酒店出席一次论坛的间隙,就7月份央行公布数据和央行下一步政策取向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央行完善货币政策时机成熟

  记者:在美国宣布暂停加息前后,中国央行的第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和7月份金融数据也新鲜出炉,我们如何透析其中真谛?

  夏斌:我个人认为,央行2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突出的方面有二点,一是央行不仅关注货币、信贷的指标,也充分关注了市场流动性的问题。如企业实体经济方面的

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指标,在当前可能这些跟GDP的关系更大;第二,央行也充分关注在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凸显背景下,解决
人民币升值
预期的压力,不能仅靠汇率。央行花了很大的笔墨,分析了很多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意识到要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必须是各种短期的、中期经济政策的调整相配套,才能综合进行解决。这些在过去是强调不多、不突出的。

  记者:从CPI指标来看,2005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幅是17.6%,同时CPI的增幅是1.8%。今年上半年CPI平均增幅1.3%,7月份只有1%,您怎么看待经济增长这么快,而通货膨胀指标这么低?

  夏斌:这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下,前几年大量投资后产能集中释放,部分下游行业有产能过剩的状况,也有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当前偏多的货币供应可能不表现为CPI的急剧上涨。受消费和内需政策调整长期性的限制,偏多的货币供应很有可能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或者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周期性上升。因此尽管CPI上涨缓慢,但是资产价格,譬如

房地产高速上涨必须得到重视,这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在货币政策调控中必须重视的一件大事。

  记者:那么是否意味着央行还会出台更紧的措施?

  夏斌:第二次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要从8月15日开始执行,一定意义上又将冻结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存款;但同时应注意到最近新情况,市场利率已经在上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达到近五个月来最低的水平,为52.4%,说明企业对生产和对市场的预期在下降。另外,七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在回落,贷款利率也有所上升,说明各个银行在加速调整资产结构。所以要进一步继续观察,货币形势总体在往紧的方向走。要观察一下8月份的数据,当然也不排除如果内部数据掌握的比较充分,感觉市场流动性还很大,并不排除抓紧再动利率和动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

  从近几个月货币政策动向看,现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体系该到完善的时机了,应该通过完善制度来进行科学的决策。个人体会,如果四月份央行就采取偏紧的政策,六月份的宏观数据就不会是现在的这样子了。

  长期顺差可能还要延续下去

  记者:您怎么看待目前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过多,货币供应压力太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夏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调控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现在外汇占款过多。然而,直接原因是在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制约之下,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缓慢,所以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情况严重,导致了双顺差。从深层次原因看,这种长期顺差可能还要延续下去,主要是全球的经济失衡状况一年半载难以调整到位。

  我认为,“全球经济失衡:美国要负大国责任”,但并不排除我们主动也要进行结构调整,只是对于全球来说我们要有客观的评价,要解决中美贸易大量逆差的问题不要仅寄希望于中国的汇率,主要是要美国进行结构调整。虽然美国暂停加息,但并不意味着其调整已到位,美国的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解决的代价就是放慢其增长速度和相应提高其失业率。而且这种根本性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一定要意识到,中国人民币的升值不能彻底解决全球经济的失衡问题,解决国内国际收支失衡,要立足于综合对策。同时这几年中国基础货币供应速度在放慢,为什么货币还多?央行在调控货币供应量时考虑调控的手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记者:解决当前经济突出表现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夏斌:我认为单项政策已不能很好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对策。我概括为通俗的五个字“改、疏、堵、冲、内”。第一,“改”就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外汇市场本身的改革,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的政策配合,同时,推出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提高中国企业及其金融机构对回避风险的能力。

  第二就是“疏”,就是把多余的外汇资金赶紧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遇到了两大挑战:一是全球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二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其中主要的是社保体系、老百姓的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等民生的基础条件没很好解决,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能不能继续增长的一大问题。因此要想办法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二大挑战也是机遇,要尽可能延长这个机遇,利用超额的外汇储备,加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中的问题。

  第三就是“堵”,堵住各种各样的违法违规的外汇。

  第四是“冲”,对冲操作。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对冲操作还有余地,要进一步提高货币调控的艺术性,工作上更细。已经不是教科书上的经典理论能解决的。

  第五是“内”,发展内需。主要是发展以消费为主的内需。除人们已认识到在方向上,社保、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问题需抓紧解决外,重要的是如何筹资?如何解决?在当前把握合适的货币供应前提下,应扩大财政赤字,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提高公共消费和居民水平,减少出口,化国际消费为国内消费,这是平衡国际收支水平的重要环节。

  对外开放要做策略性调整

  记者:您如何评价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您个人认为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

  夏斌:反思对外开放政策,宜作策略性调整。28年的改革与开放,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1979年国家外汇储备仅8.4亿美元,就是1979-1989年的11年间,外汇储备年均也仅39亿美元。1989年后的仅仅15年时间,外汇储备增达近万亿美元。

  首先要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加快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资源的进口,而不是一味追求贸易规模与贸易顺差的增长。

  其次,要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控制各级地方政府以各种优惠、超优惠待遇,不讲政策条件的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各级政府在引资中必须重视能源、环保、土地、产业政策及劳工标准等问题。

  第三,要完善海外上市政策。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继续放慢除香港市场之外的海外上市节奏,鼓励好企业、大企业在国内上市。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研究制定相关战略,潜心安排好沪、深、港三市格局,配合好中国汇率制度的转换,确保经济平衡发展,衔接国家金融发展战略。

  第四,外企融资政策。抓紧研究措施,鼓励外企A股上市。鼓励国内金融机构对外企的本外币贷款。鼓励外企在国内发行本币、外币债券,筹集资金除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外,支持其在海外引进设备、技术和生产线。

  第五,就是采取措施,迅速改变海外资金进入境内房地产市场毫无限制的中国现象,抑制海外资金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

  第六,改善外汇管理政策。应吸取日本国家外汇储备少于我们,但民间外汇远远多于我国民间外汇的做法。鼓励藏汇于民,藏汇于企业。加大放开意愿结汇制步伐。改“奖入限出”为“出入平衡”。适当控制QFII发展速度,加快QDII发展速度,以及鼓励其它民间外汇投资境外的措施。汇率机制的改革,并不意味放弃外汇管理,反而应强调加强外汇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堵查各种违规违法外汇的流入,控制贷款、外债等各种名义下的短期投机资金流入。

  第七,要修改相关收购兼并融资政策,支持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以人民币购汇,对海外能源性企业、关键性原材料企业的并购活动;加快有条件地开放对国内企业并购活动的银行融资政策。鼓励国内好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并购活动,解决国内资金多而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现象,要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第八,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储备管理政策。在正确测算国家应保留的适度外汇储备量基础上,除对超量外汇储备积极用于解决体制改革中多年积累的历史痼疾,择机增持黄金储备比例外,对适度外汇储备中的20%—30%,按国际经验,探索海内外股权投资等积极管理的方式。

  第九,应全面梳理过去制定的相关税收政策,尽快取消中外企业税收待遇不一致政策,结合产业政策调整,调整相关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等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