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出国看新农村:取经还是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19:17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8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 王海鹰)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均GDP才过1000美元的国家,尽管出境游人数增长很快,可真要是从百姓生活的角度算算账,还是会感到要走出国门,到那些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去游览一番,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远的不说,就说咱们的邻邦韩国吧。东北某省会城市组织郊区村支书去学习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结果走马观花看了几处景点,花了上百万元,人均1万多元。这是《经济参考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说的。1万多元对于某些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摊到人均年收入一两千元的农民身上,那就沉得不得了。

  更让那些村支书们心疼的是,花了这么多钱,却“啥也没学着”。而且,他们在观光过程中曾遇到国内一些县、乡组织的同类型参观考察团。

  我国向有师法先进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确实受益匪浅。但这是一个甄别、引进、消化、吸收的过程,并不是所有国外的经验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农村与农民问题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怎么建设、建成什么样,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据报道,韩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起了一场“新村运动”,早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已被遗弃。连人家都已遗弃的东西,为何我们的一些干部却要一个劲地追捧,趋之若鹜呢?

  有点本钱以来,我国干部出国“考察”越来越频繁,其中不乏借学习、考察之名,行观光旅游之实的。现在,新农村建设又成了一些基层干部出境游的好借口。出国一趟,每人花费万把元很平常。全国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把这笔钱真正用于新农村建设,我们的农村面貌将会有多大的变迁?拿着大笔“学费”,徒然为他人增加旅游收入做贡献,所为何来?(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