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吴新雄:政府要在金融工作中有所作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11:51 《银行家》
吴新雄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血肉相连、共生共荣。没有繁荣的金融就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健康发展的经济也不可能有繁荣的金融。遵循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强化政府在经济金融工作中的协调、服务职能,探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之路,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政府在抓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在促进金融事业稳健发展中有所作为,坚持一个统领,做到两个保证,实现三个扩大,注重四个优化,达到五个加强。 一个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全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统领金融工作全局的客观需要。实现金融事业快速稳健发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金融工作的内在规律与联系,引导金融部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机遇好比种子,只有在最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金融部门只有抢抓机遇,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各地经济发展形势普遍趋好、机遇明显增多,金融部门如果不苦练内功,铆足干劲,积极创新,加快发展,再好的形势和机遇都将成为海市蜃楼、镜花水月,只可遥望,不可企及。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整合聚集金融资源,规范发展金融市场,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产权制度全面突破、金融机构类型全面发展、金融服务网络全面覆盖、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全面提升,实现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树立勇于竞争、敢于作为的意识。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之下,金融企业只有勇于竞争、敢于作为,才能有所作为。面对激烈的金融竞争和各种生存发展困难,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作为意识,树立事在人为、敢有作为、善有作为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敢于在竞争中找客户、抢市场、争份额,善于在竞争中破难题、求生存、谋发展,勇于在竞争中增强实力、转变机制、提升形象、锻炼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三是树立繁荣金融、服务经济的意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金融部门主动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满足经济发展的有效金融需求;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和服务效率;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发展活力;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决定着金融发展方向和水平,金融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效率。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金融与经济之间血肉相连、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遵循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抓发展、作决策、行改革,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双赢。 二是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把风险视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资源,在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前提下,不放过每一个拓展业务、加快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既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发展、小发展,或者被动地规避风险,以防范风险为借口阻碍发展;也不能单纯追求发展而不去防范风险,以增加风险为代价谋取短暂的繁荣,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近年来,中央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各级政府必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到信贷政策、信贷投向之中,确保宏观调控实效。同时,要引导金融部门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注重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做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大力支持竞争力强、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和项目。对在建项目不能釜底抽薪,避免重蹈“冷得快、启动慢”的旧辙。 四是正确处理强化监管与支持创新的关系。监管与创新是矛盾的统一体,但都是为了金融事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引导监管部门既严格依法合规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行为严惩不贷;又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保护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发生。 五是正确处理扶大扶强与培育造血功能的关系。优质客户不是永恒的,今天的大企业不等于明天的强企业,今天的小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大企业。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既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客户,善于发现、敢于支持那些造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和项目,使更多的“经济小苗”长成“经济大树”。 六是正确处理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的关系。金融部门是地方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不能因为多数金融机构属于系统条条管理而不闻不问、放手不管,要消除条块分割的旧观念对金融工作的不利影响,多关心支持金融工作,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从适应市场竞争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淡化“派驻观念”,增强“属地意识”,以主人翁精神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 两个保证:确保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政府要把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作为管理金融工作的核心目标。 要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要实现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融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地方性银行、保险、证券业的改革步伐,不断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主要是形成“五个机制”:即完善金融机构组织机制,使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增强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投入机制,以控制风险为中心适度调整信贷投入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投向、投量向金融资源丰富、投资回报率高的金融安全区倾斜,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改进评级授信制度,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增强经营活力;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信贷各环节中各种风险的研判、监测、防范和处置,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废除“零风险”考核制度,统筹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等各项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身的发展要求,也是政府管理金融的重要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协调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健全金融监管制度,优化信用环境,加强金融人才培育,全面夯实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政银企合作机制建设。银企关系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鱼水关系。一个现代企业没有银行的资金支持、结算服务等,难以生存和发展;而银行没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政府要当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积极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针,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合作互动的机制,为银企共兴共赢营造良好宽松环境。 一是要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省、市、县多层次政银企三方联席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系,协调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涉及的资金融通、信用环境建设、债权维护等问题,帮助银行和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如:江西省政府拟成立省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召开季度例会等方式,从整体上协调金融工作,加大对金融工作的督导和落实力度,帮助化解实际难题。 二是要建立定期信息发布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工业经济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并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定期发布和通报企业逃税、逃废债、违规经营信息,以更好地引导银行优化资金投向。 三是要建立银企融资洽谈合作机制。政府要积极创新银企合作形式,以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的方式开展融资活动,引导信贷资金有效投放,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如:江西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大规模的银企洽谈会,让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签订融资合作协议,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加强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政府要积极研究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借鉴、推广先进有效的信用担保形式,大力开展再担保、联保、信用共同体等担保方式,形成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企业、银行、保险、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提高信用担保能力,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针对“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各类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政府、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作用,建立信贷受益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担保机制,目前通过在青源区、余江等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解决了分散经济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也有效控制住了信贷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要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大力支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督促各级工商、司法等部门与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密切配合,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及其非法金融业务,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支持金融业深化改革,为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转换经营机制提供有力支持。引导监管部门转变监管方式,既要按照金融法律法规严格监管,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帮助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化解难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各级政府要按照打造“诚信社会、诚信经济”的要求,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诚信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倡导诚信为本、知荣知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大司法执行力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解决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公开不讲诚信的“黑名单”;加快社会信用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信用服务业,为企业提供产权交易、财务代理、理财咨询、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财务公证、贷款担保等中介服务,提升信用中介组织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建立地方和社会信用环境考核评价体系,真正实现“诚信有价”,在经济金融领域形成崇尚信用的价值导向。为优化农村社会信用环境,江西按照打造“诚信江西”的战略思路,2004年以来全面开展了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通过“政府牵头、文明办组织、信用社信贷支持”的方式,取得了优化信用环境、解决农民贷款难双重功效。目前,全省共评定文明信用农户35.3万户,农村信用社累放此类贷款38亿元,为诚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作者系江西省副省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