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摆脱宏观调控怪圈靠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03:5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评论员 文钊

  一个月前,几大国际投行的分析师都预测,行政调控可能会在宏观调控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现在,这一预言已经成为现实。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文,要求各地全面清理今年新开工项目,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都在被清理之内。

  一切跟两年前似乎并无不同。也是投资增速居高不下,也是一场自上而下轰轰烈烈的清理行动。不过,从那一次清理的结果来看,最终只有大约4%的项目被叫停,大部分项目顺利过关,或者只是延期开工而已。不知道这一次结果究竟会如何?根据发改委的计划,大约到九月份,清理结果就会公之于众。

  所有人都预期行政调控会升级,但是几乎大部分人都对行政调控的效果持怀疑态度,而且结果也往往并不出乎预料。这真是一个怪圈。似乎在经济过热风险来临之时,很多人都期望能够有一种速战速决的方式,可以消弭风险于无形。他们会强调,依照市场的逻辑开方抓药,未必适合中国这个转型经济的体征。问题在于,事实却让他们陷入更大的困惑,市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体真的无效吗?

  今年上半年,中国投资增速达到31.3%,不过却有16个省份的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这个平均数,甚至其中有12个省份的增速在38%以上。中央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忧,在地方看来甚至是对建设热情的打压。而且,地方总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增长有着充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看看投资增长排名吧。吉林以55.6%的增速排名第一。不过吉林可以说自己身处东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然会有大量的项目上马。中部的安徽位居第二,增速54.1%。但是安徽省统计局的分析认为,这种增长带有“恢复性和补缺性”,这样河南排名第三就更有理由了。内蒙古在过去几年中投资增长一度排名全国第一。作为西部开发的一分子,增速比全国平均速度高,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地方选择更高更快的增长都有合理性。在就业压力、收入增长和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的影响下,低增速常常意味着更大的麻烦。没有一个地方会把全国一盘棋作为政策选择的基础。

  问题在于,在控制地方投资方面,政策宣示固然没有太多的效力,市场调控也往往受制于地方对金融资源的控制和影响力。这也使得类似于八府巡按式的“钦差大臣”重新走上前台。无论是设置九大区的土地督察还是11个环境督察,实际上表明中央对地方的自律已经没有太大的信心,而把希望寄托于中央自己派出去的官员。

  更直接的方式当然是行政调控,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层层施压,通过直接砍项目的方式把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毋庸置疑,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支持地方官员热衷于大项目大投资的土壤没有变化,一旦急风暴雨式的调控过去,一切还将恢复到过去的样子。

  值得研究的倒是,为什么东部的投资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东部投资下降2.35%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比例,与其认为东部开始更多的重视效益,不如说东部的投资土壤已经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一个最直接的观察是,东部可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多,甚至早就用尽了规划中应该孙子辈使用的土地,环境负载也早已超过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再要大上项目,恐怕不是地方不想,而是实在无力可为。

  或者可以说,过去东部以廉价土地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已到极限,土地成本正回归其反映市场价格的水平,因为对环保的强调和重视,环境代价也已进入投资和开发成本,这使得在东部的很多投资都已不再划算。不过显然还有更广大的区域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到这样的压力,高能耗项目在一些地方仍然大行其道。

  我们可以找到的合理解释是,无论是西部开发或者东北振兴,在地方利益驱使下,一些地方都提供了优惠的政策,有些优惠早已超出中央政府许可的边界。在很多地方,环境损害和土地成本都被政府部门有意弱化,而资源产品的价格仍未反映其稀缺程度,如果再考虑到低廉的资金成本,投资高涨几乎是无可遏制的。

  结论是,在这样一个投资生态圈里,市场的影子无处不在。行政之手挤占了太多的市场空间,我们却常常以转型经济的特殊性为由,轻易地否认市场的能力。如果我们不能以更加市场的方式逐渐消解这种特殊性,我们就无法摆脱这种

宏观调控的怪圈。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