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乡财县管平稳推进需四着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10:16 中国财经报

  童加跃 邓勇

  目前,全国正大力推行以“乡财县管”为重点的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笔者认为,要使改革顺利推进,需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乡镇最低财力保障问题。目前,乡镇财政十分困难,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的县乡分税包干体制导致的财权、事权严重不对称。大部分乡镇经济规模较小,增长乏力。乡镇除了发展地方经济外,还要承担本区域内的义务教育、抚恤救济、行政管理和社会治安等公共支出刚性强、增长快、压缩难,完全超越了乡镇的实际承受能力。虽然上级财政部门下达了一定的转移支付,但缺口依然很大,并且因地区差别而享受的转移支付政策优惠不同,乡镇之间还存在不平衡现象。

  基层建议:上级部门在完善财政体制时,要具体明确纳入最低保障的范围和保障程度,并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形式把财力向乡镇倾斜,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实现乡镇基本支出的均等化,逐步建立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对上级的专项拨款,原则上不要求乡镇进行配套。

  乡镇债务化解和改革成本消化问题。乡镇沉重的债务包袱积重难返,形成的原因主要为兑付农村合作基金会欠款、供销社社员股金、教育现代化布局以及路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超能力项目建设等。另外,乡镇机构和

事业单位改革
养老保险
、买断金等改革成本增加,也是债务新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债务,仅靠乡镇不能从根本上化解。

  基层建议:上级部门应该对债务进行分类处理。一方面,要从政策上对体制性、政策性因素形成的债务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对合作基金会再贷款、财政支农周转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能豁免的尽量给予豁免。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乡镇逐年消化的能力,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逐年安排专项偿债资金,减轻乡镇还债压力。这次改革的成本,也要实行分级负担。

  乡镇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问题。近年来,非税收入已逐步取代预算外资金,并且占同级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在新的乡镇运行机制建立中,非税收入应该说举足轻重。

  基层建议:应建立完善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根据不同非税收入的资金性质实施分类管理,不断扩大非税收入管理范围,拓展财政

理财领域。建立征收、预算、使用三分离的新型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实现非税收入分配要集中于政府财政的管理目标。

  乡镇支出结构优化和规范问题。乡镇财政运转困难,还存在支出“越位”和“缺位”等问题。一方面,财政承担了一些本应由企业、个人和社会负担的支出及应由市场功能承担的经营支出。另一方面,一些本应由财政供给资金的事业和项目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此外,招商引资成本投入也严重超过了乡镇自身的承受能力。

  基层建议:应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区别轻重缓急,大力压缩一般性、非生产性支出。同时,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建立完善财政支出效率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严禁任何形式的形象工程建设和升级达标,控制超承受能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补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