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政府应学会在百家争利的时代强化执政效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4:12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本报评论员 周华公

  这是一个百家争利的时代。表面上看,谁都在讨论真相,诉说真情,追求真理,但深究其中,大多都带着争利的最终目的。虽然这符合人性的特点,但它容易混淆视听,甚至干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干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这给政府决策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学会在百家争利时代强化执政效能是政府不可忽视的新问题。

  当前,社会言论十分活跃,不仅政府官员在不同场合不断表达政府的立场和个人的见解,百姓也可以充分表达个人喜好和心声,而且产业界、学术界更是不放过任何能够表达立场观点的机会,这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今日的百家争鸣,不是在同一立场上,出于同一目的,也不是用统一的价值观来衡量的百家争鸣。如果说这样的百家争鸣能有统一的东西的话,那就是利益。

  就拿

房地产业的百家争鸣来说,当前,不仅房地产商自己现身说法,为“不健康”加冕“健康”,还有许多经济学者以及学家们也是不遗余力地为该产业的宏调大叫冤屈。这种百家争鸣背后的百家争利也同样体现在国有企业职工的高福利问题、
能源
类企业提高产品价格的问题等等上的争论中。

  但这些百家争利也并非赤裸地为利而争,往往打上经济学原理、国际化要求、市场化改革、学术的权威等等的标签,让有话语权但无影响力的百姓一片茫然,更为严重的是,面对如此多因争鸣争利而产生出来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拥有决策权的各级政府也感到莫衷一是。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争鸣争利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政府的决策和行政造成影响,其结果是,政府的行为即使是正确的却遭到各种错误的解读,有时是有缺陷的,却得到大片的喝彩,政府想听企业、学者、百姓的声音,但得到的完全是利益的搏杀和总汇,如果完全接受,必将影响甚至颠覆决策的本意,动摇决策的决心,影响行政的效果。这样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难以见到的,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利益阶层的差异化凸现而呈现出来。这对于一直出于改革进程中,且自身并非完全成熟的各级政府以及官员而言是一个新情况——各级政府在百家争利时代,如何冷静应对各种争鸣,将原则与弹性有机融合,从而完善决策行政的机制,是个需研究的迫切问题。

  不人云亦云,不偏向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有明确的利益立场,完全出于社会的公义和和谐,完全遵从自然、社会的科学规律,给社会各合法阶层以中立仲裁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形象,是百家争利时代的各级政府应当达到的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必须切实提上研究日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