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需要一种对外资并购的风险判断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1:5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欧阳觅剑

  商务部仍然没有批复,关于凯雷收购徐工的争论更趋激烈。从2003年起,徐工机械就开始进行引资重组,经过两年多的招标、谈判,最终选择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美国凯雷集团,双方于2005年10月签订协议。协议顺利通过了地方政府和发改委的审批,但一直没有等到商务部的批复。

  在等待商务部批复的过程中,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通过自己的博客发难,对这桩交易提出质疑,掀起了反对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高潮。商务部联合其他五个部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向文波也受到邀请。然而“听证会”之后,形势仍然不明朗。

  据报道,中国政府官员日前就此问题举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会议。国际投资基金收购中国大型国企绝对控股权,这是第一次,没有先例可循。而就企业并购召开专门会议,在中国也是首次。

  一桩历时近两年之久的收购,交给

商务部审批的时间又长达半年,但有关部门仍然没有形成明确的意见,由此可见这桩交易争议性之强。反对者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他们认为,徐工所从事的机械制造业是战略产业,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不能出卖给外资;二是贱卖国有资产,他们认为,徐工是行业龙头企业,市场占用率最高,品牌价值就高达80亿元人民币,作价20亿元人民币(2.55亿美元)就卖给凯雷,是对徐工价值的严重低估。他们进而揭露,在竞购的外资中,凯雷的报价也不是最高,摩根大通基金的出价更高。向文波更是表示,三一愿以高于凯雷的报价收购徐工。

  但是,这两个方面的理由都不能够遏止管理层出卖徐工的决心。他们声明,徐工处在困境之中,面对外资和民企的双重夹击,前者有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而后者则机制灵活,它们蚕食着徐工的市场份额。徐工的行业老大地位只体现为资产总量,但这同时也是徐工的历史包袱,大多数下属企业亏损,需要支付成本进行剥离;银行贷款、

不良资产以及或有负债居高不下;职工人数众多,下岗职工和退休职工也就多。徐工集团急于通过改制解决历史问题、甩掉财务包袱。徐工通过出卖股权所得的资金,主要将用于剥离资产和安置职工。

  徐工要将自己卖出去,但又想保留管理层和品牌。于是,产业资本就被排除在外,这既包括国际机械制造业巨头,也包括国内同行。徐工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本,将自己卖给投资基金,它又看不上国内的投资机构,当时德隆曾与徐工进行接触,但很快就知难而退。而且,在这个阶段,外资非常青睐大中型国有企业,因为它们一般都在一些基础性产业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而这些产业在今后几年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这样看来,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国际投资基金,是一个愿卖,一个愿买。既然如此,以后会有更多类似案例,甚至变成一种趋势,凯雷收购徐工只是一个开端。在这种趋势下,应该逐步放开外资并购国企的限制,只是需要对收购程序进行规范。不能笼统地以贱卖国有资产价值和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理由,对普通的外资并购国企加以反对,对这两个方面的判定,都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国资委应该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保证国有资产以应有的价值出售,而战略产业部门也应对风险有所把握。

  另外,在凯雷并购徐工案中,管理层决定了收购的方向和进程,他们因为要保留管理层和品牌而选择了投资基金,而作为出资人的地方国资委似乎甚少表达自己的意愿。今后的国企并购,出资人的利益应该得到更多体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